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为了宝贝回家:一对夫妇携手两万志愿者

 

CCTV.com  2009年12月21日 20:5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秦艳友(中)、张宝艳(右)向市场管理员了解乞讨儿童情况 资料图片

  满世界寻找你,无法安睡

  历尽艰难,踏遍千山万水

  快回来吧,我的宝贝

  别让妈妈的天空一片黑

  ……

  ——“宝贝回家寻子网”主题歌《别让妈妈的世界泪雨飞》

  12月4日,中央电视台。在《法治的力量2009——年度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暨揭晓晚会》上,张宝艳获十大法治人物。

  舞台上面,她身穿100元钱买的大红外套,很不习惯,这是3个编导最后陪她买的,之前买的7件暗色的都不行。

  舞台下面,秦艳友和几个到央视的寻子家长痛哭流涕,其中一个上海的妈妈10年寻子花了200万元,还有一个家长多年奔波没有找到孩子,但寻亲路上帮别人找到6个孩子。

  秦艳友和他们都在台下哭——能找到孩子的家长还是少数。

  通化市民秦艳友、张宝艳夫妇创办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通过他们创办的“宝贝回家寻子网”,两年多来,75人和家人团聚,与父母离开最长时间的长达31年。

  候选人秦艳友、张宝艳夫妇,二人都48岁,通化市人,“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

  推荐理由

  2007年,他们创办“宝贝回家寻子网”,专门帮助被拐卖的、被遗弃和走失的、流浪乞讨儿童回家。两年来,他们和志愿者帮助75人和家人团聚。

  今年,张宝艳当选央视“法治的力量”十大法治人物。

  人物语录

  张宝艳:什么事情不一定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去做。我将来有意成立一个救助被拐儿童的基金会,并且想做全国规模的基金会,做大了,就成立一个收养被拐儿童的机构。

  秦艳友:我们最大的矛盾就是一个主题,就是她的身体。撂下饭碗就上网,前一段时间胃疼,半夜去抢救,全国志愿者都给她买药,也不好使。

  欣喜

  而又悲伤的消息

  汪军从“小梅”那里终于得到了父母的消息:父亲死于矿难,母亲改嫁南方。

  汪军

  辽源的汪军“今年差不多23岁”,没有身份证,谋生特别艰辛。

  在汪军记忆里,“爸爸是在煤矿上班,妈妈是家庭妇女”。由于父母总吵架,母亲就回到四川家乡,汪军1994年在通化五道江离家出走,当时还不到10岁。

  汪军发在网上找父母的信息,被松原网友“小梅”注意到,她是“宝贝回家寻子网”志愿者,日夜在网上忙于帮助那些被拐卖、走失的孩子和父母团圆。

  汪军的事情被通报到吉林省公安厅和通化市公安局,仅用一天,就确认了汪军在通化的亲属。

  这个月20日,汪军将到通化认亲,那里可能还有他的弟弟和妹妹,已经被人收养。而他的父亲已死于矿难,妈妈早已改嫁到南方。

  “小梅”

  对于汪军,这是个悲伤的故事。“小梅”犹豫两天,才给汪军打电话告诉他找到父母下落。

  “小梅”成为“宝贝回家”的志愿者,还要追溯到去年“5·12”大地震那一天。她在网上搜索四川的各种消息,看到很多链接“宝贝回家”网站的帖子,都是家长寻找丢失孩子的。“当时感觉他们从事的工作太伟大了,就在网站注册了志愿者。”

  一年半以来,她已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为全国各地的几个孩子找到了父母。“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当丢失的孩子通过我们的努力被找到、看到父母和孩子团聚的那一刻。”但她强调,“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很多志愿者一起努力的结果。”

  “小梅”目前在努力为一个流浪到天津的孩子寻找吉林省的父母。这个孩子叫张志超,小名“宁宁”,大约1988年出生。父亲张要存,母亲李凤英,姐姐张云杰。张志超大约1997年离家被拐,吉林省公安厅做了大量排查,还没找到张志超的父母。

  这户人家的户口1994年从磐石迁到靖宇,但从没有在靖宇住过。

  夫妻创办“寻子网”

  儿子4岁时“丢”过两个小时,张宝艳觉得“儿子要是丢了,我就活不了了”。这件事,成为夫妻俩创办网站的最初启蒙。

  汪军,只是“宝贝回家”帮助的人之一。12月6日,在秦艳友、张宝艳夫妇通化市的家中,他们讲述了创办这个网站的故事。

  孩子“丢”了两个小时

  1992年,他们的儿子4岁时,曾和姥姥在商场走散,一家人“找了两个小时,都急蒙了”。实际上孩子找不到姥姥,就到姥爷那里去玩了。

  那一次,张宝艳觉得“儿子要是丢了,我就活不了了”。她看过一篇报告文学,讲述人贩子如何贩卖虐待孩子。此后,她一直在关注那些被拐卖的孩子。

  2002年,张宝艳辞去银行的中层干部工作,到一家典当行当经理。后来和丈夫秦艳友创作剧本《路有多长》,写被拐儿童经历和遗失孩子家庭不幸的故事,剧本设想的主人公就是通过网络寻子。剧本有了赞助,但一直没被批准开拍。

  夫妇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现实中寻亲网站多数都是收费的,并且没有专门针对孩子的网站。

  “阳光天使”创建网站

  秦艳友是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主任,在学生们的帮助下,2006年8月,“宝贝回家”网站创建开始,2007年4月末,“太阳城寻子联盟”开通。

  “从开发网站就不用花钱,自己有人力,日常管理维护刚开始就是两口子在家里做,有时干到后半夜两三点钟。”秦艳友说。

  刚开始的时候,“阳光”秦艳友负责技术,“天使”张宝艳负责内容。主要栏目是“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但网站建起来,只是个空架子,没有内容。

  “我俩就到处在网上、报纸找信息,看谁家丢孩子了,就打电话,说我们是免费公益的。人家都不信啊,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都以为是骗子呢。”秦艳友说,“后来,我们发现流浪乞讨的孩子还有很多,也可能是被拐卖的。”于是,张宝艳又在街头寻找,小心翼翼地打探,拍照,把资料上传到网站上。

  第一次成功解救

  武汉的志愿者“雅科夫”第一次发帖提出“宝贝回家,请帮助这些小蝌蚪找到他们的妈妈”,这个帖子上有很多残疾儿童在街头乞讨卖艺的照片,打动了很多志愿者。于是,网站重新注册成为“宝贝回家寻子网”。

  网络上曾经有人贩子冒充进来,骗家长钱财,后来“抓到了3个”,另有其他各种干扰和攻击,致使家长们和志愿者不能上网;也曾因触动有些人的经济利益被质疑过。

  2007年6月24日,“宝贝回家寻子网”上线不到两个月,第一个成功案例在呼和浩特发生。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宝贝回家”志愿者郭俊,在公园发现一老一小在乞讨,老人说男孩是他的孙子,但神情慌张。找到警方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老人拐骗出来乞讨的,内蒙古警方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

  “宝贝回家寻子网”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到全国几十个分群,第一次成功让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一片沸腾。

  两万志愿者的行动

  这个群体,积极活跃的志愿者至少在一半以上,也有许多“传奇人物”。75人通过他们和家人团聚。

  从办公益网站,到申办“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发展到现在的全国超过2.2万个志愿者,积极活跃的志愿者至少在50%以上。两年半以来,“宝贝回家”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公益寻子网站,75人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和家人团聚。

  传奇“仔仔”:参与解救41人

  网站刚刚起步时举步维艰,在各大论坛招募志愿者,一个星期也没有人加入。

  第一个志愿者“小强”是秦艳友的学生,当时在帮助夫妇二人建网站,现已成为网站专职人员。张宝艳说,在还没有寻亲成功案例的时候,南方一家电视台报道了这个网站,“宝贝回家”有了一定知名度,志愿者越来越多。

  12月4日,央视评选张宝艳为十大法治人物节目后两个小时内,新加入100多个志愿者。

  在志愿者群体里,最传奇的是广东的“仔仔”。

  “仔仔”当过兵,练过武。今年8月份,他在网上搜到一条被拐儿童的线索后,孤身前往漳州,协助当地警方解救出孩子。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是我参与解救出来的第41名被拐儿童”。

  更多的志愿者并非这种“侠客”,而是普通公民。张宝艳说,目前志愿者里面年轻人比较多,很多是年轻的父母,他们能够换位思考,有爱心。

  最快纪录:一个小时找到亲人

  至今为止,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最快速度寻亲纪录是:一小时找到被拐卖儿童的家人。由松原“小梅”和“苏州一刀”共同参与创造。

  被拐走的孩子叫李辰,5岁。11月4日早晨,父母在长沙摆摊做生意时,李辰在家里被人从床上抱走。

  “他们带着孩子到一家小旅馆,老板娘看两个男人带着昏睡的孩子,就很警觉。”张宝艳说,他们提供不了身份证,就借口打电话出去,把孩子托付给老板娘。

  老板娘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藏起来,对方返回发现孩子不见了,老板娘称“没看见”。

  两人匆匆走后,老板娘迅速报警,民警把孩子送到长沙市福利院,又把孩子的照片信息发布到网络。

  “小梅”和“苏州一刀”排查手头的失踪儿童照片,发现两个失踪小孩照片几乎一样。就这样,11月9日凌晨,接触不到一个小时,李辰就被家长确认了。

  帮助“外国孩子”

  17岁的“克瑞斯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在洛阳市福利院时,叫“家成”。

  两个孩子找到中国亲人

  就在今年,“宝贝回家寻子网”的志愿者还帮助两个被外国人收养的中国孩子找到了家乡亲人。

  2000年夏天,美国国际收养协会社会协调员茱莉亚在中国做义工,第二年领养了洛阳市福利院男孩“家成”,带回美国后起名“克瑞斯汀”,今年17岁。茱莉亚意识到,寻找他的亲生父母是解决男孩精神困惑的最好途径。

  茱莉亚找到了“宝贝回家”网站。依据男孩对父母名字的记忆等,志愿者反复搜索分析,最后目标锁定在宁夏隆德县医院一对医生夫妇身上。后来确认,他们就是“克瑞斯汀”的父母。

  看到这个报道后,一对瑞士夫妇也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和武汉媒体的帮助,找到了中国养女“琴伢”的亲人。

  英文网站带出的问题

  “茱莉亚现在成天动员我们网站建一个英文页面,我们建了,没有人能管理。”张宝艳说。“我们需要懂计算机技术的人,还有懂心理咨询的,因为有些家长已经绝望了,需要心理安抚。”秦艳友说,“一些志愿者也精神比较抑郁,失眠,有的我们硬给劝退了。”

  张宝艳觉得目前最困难的还是志愿者参与太少,“帮助一个孩子找家,需要很多志愿者参与,网上搜集对比信息工作量很大。”

  警民合作

  今年7月27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打拐办”要确定至少1名民警加入“宝贝回家”QQ群。

  “宝贝回家”得到公安部认可

  今年7月27日,公安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与民间“打拐”志愿者的合作,各地“打拐办”要确定至少1名民警加入“宝贝回家”QQ群,加强与网友交流,及时收集本地案件线索。

  张宝艳和十几个“宝贝回家”骨干志愿者,此前参加了两次公安部组织的座谈会。

  据了解,目前在“宝贝回家”QQ群里面,有全国各地的打拐警察100多人,吉林省加入各地群的警察也有10余人。“以前和相关部门沟通特别难,发现需要救助的孩子,不知道应该归哪个部门管,现在可以找警察了。”秦艳友说。由于公安部的重视,“宝贝回家”的寻子信息已经和警方共享。

  张宝艳在北京参加座谈时,听到公安部打拐干部称:“领导说了,这次打拐成功与否,要看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的孩子找到多少。”

  公安部对于民间志愿者的重视背后另有曲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濮存昕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救助被拐儿童的材料作为提案上交。

  4月9日,公安部开展全国打拐专项斗争,5月份采纳“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建议,在全国公安系统建立DNA数据库。

  与省公安厅合作结案6起

  虽然合作渐入佳境,但警方处理拐卖儿童案件举报也不无难处:没人、没钱。据了解,救助一个被拐卖的儿童需要3万元~5万元,“只是节俭地算,而且是破得比较快的案子。”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打拐科科长王雨菲说,“形成专案组的有时要花二三十万元经费。”

  为保障各地打拐经费,公安部已经下发3000万元给各省作为专项资金,但和各地的办案需要还相距很大,吉林省公安厅已经向省里申请资金。

  吉林省截止到12月7日,立案拐卖儿童案件36起,9起告破,解救11名儿童。这些案件里,就有“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提供的16条线索,结案6起。

责编:石光辉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