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从红军时期开始,到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状况的改善, 军服也从无到有,从单一制式到系列配套,逐步演进。军服被看作是军人的标志之一,透出军人的精神气质。 战争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既让人重温一段段历史,也让人能够通过画面,感受军人在一次次保家卫国的训练与战斗中,所展示的军装魅力,以及军装所承载的军人之魂。
在红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红军着装是灰色粗布中山装,戴八角帽,而最具识别性的,则是帽子上缀的布质红五星帽徽和和上衣的两块红领章。 红军初创时期没有统一的军服,如南昌起义的队伍,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系红领巾以示区别。1929年3月,红四军向闽西发展,占领经济发达的长汀城和周围的农村。红军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全军有了统一的服装。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实现联合抗日,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红军改编后,服装样式基本上与国民党军队服装相同,仅以左臂佩戴的“八路军”、“新四军”布臂章以示区别。 另外,干部与战士的衣服样式仅在口袋上稍有区别。抗战初期,八路军戴圆顶帽上佩有国民党军队的小帽徽。有时因为作战方式的灵活机动,军人服装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抗战结束,国共合作完结,但随之而来的内战开始了。这一时期服装制式与抗战后期的服装制式基本相同,明显的变化去掉"八路军"、"新四军"臂章。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通令,对全军的组织编制、番号作了统一排序。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帽子为圆型短檐帽,这种帽子后来被称为"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布胸章。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着穿"50式"军服,不戴帽徽与胸章。1953年朝鲜停战以后,志愿军干部战士佩戴"中国人民志愿军"布胸章。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通令,对全军的组织编制、番号作了统一排序。1949年我军服装颜色确定为草绿色,材料为棉平布,帽子为圆型短檐帽,这种帽子后来被称为"解放帽",佩戴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布胸章。
自1950年全军统一军服制式以来,我军先后进行了12次军服改革调整,有6种主要制式军服。1950年,首次统一军服制式。1955年,开始着第一套军衔服装。65式军服从1965年一直用到1985年,是我军历史上装备时间最长的制式服装。85式军服主要是为了配合1985年恢复军衔制(军衔制于1965年取消)。 军队在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同时全军官兵换发87式军服,即第二套“军衔服装”。 驻港、澳部队自香港、澳门回归后试穿的制式军服被称为97式军服。 今年8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陆续换穿07式军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换装。军服色调也从沿用60多年的暖色调绿到如今的冷色调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