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京报:反乙肝歧视 动作再快些

 

CCTV.com  2009年12月30日 06:2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京报  

  据卫生部通报,我国已于近期制定有关政策,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

  在“周一超案”之后,安徽芜湖青年张先著率先拿起法律武器,状告人事部门“歧视乙肝患者”,并最终胜诉。6年来,因“乙肝歧视”所引发的维权诉讼见或有之,舆论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推动了乙肝防治知识的传播与普及。

  在“反乙肝歧视”维权运动兴起6年后,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这回应是瓜熟蒂落。这个政策来之不易。就在今年8月初,中国疾控中心病毒性肝炎室主任崔富强曾向媒体披露常规体检“有望取消”乙肝“两对半”检测,但这一消息发布的当晚,卫生部迅速“辟谣”,称“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意见”。这一回应引起了网民对卫生部门如潮的质疑。

  与此同时,“反乙肝歧视”运动仍未歇息。今年的标志性人物是雷闯。这位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为了验证《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乙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提出了办理健康证的申请。经历了多次拒绝之后,雷闯终于在提出申请后的第40天,拿到了“健康证”。雷闯的经历告诉我们,社会心理对乙肝仍然充满了歧视。

  这些年来,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的“乙肝歧视条款”不断得到修正。如《就业促进法》中就规定有:“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传染病防治法》也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被诟病多年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在张先著案等一系列舆情事件的影响下,也得到了修正。

  在这样的背景下,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应当说只是时间问题。相比起根深蒂固的“乙肝恐惧”心理,行政部门理应为公众做好表率。“乙肝歧视”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现象。歧视源于偏见,反歧视就是要反偏见。作为旧有的“乙肝歧视”制度,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五项检查本就是偏见,这种立法偏见又作用于社会,造成了更大范围内的偏见。

  当然,强调制度纠偏的重要意义,并不等于忽视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纠偏。卫生部在反乙肝歧视政策上的踌躇不前,显然并非不懂科学,而是因为闻“乙肝”色变的强大的社会心理尚未消弥。一个例证是,在热门剧《蜗居》中,有“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台词,一方面引发了批评,但也有许多人为编剧辩护称,日常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因此,歧视政策废除易,歧视心理卸载难。

  社会心理改变的前提,当然是法律和制度的改变。只有立法和制度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胆相照”了,公民之间才会容易“肝胆相照”。相比起人事部门来说,卫生部门的“乙肝歧视”纠偏已然慢了不少。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需要卫生部门的责任担当。如果要为这一新政也提提意见,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动作快些,再快些———尽快制定,尽快征集意见,尽快出台,尽快实施。

责编:唐亮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