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熊丹桂身兼多种角色:她是咸宁学院2008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二学生,她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庭老师,她是学校图书馆的学生助管员,她还是8岁女孩汪茜的表姐——更形象地说,她是汪茜的半个妈妈。
她要上学,要养活自己。她还要供表妹上学,要养活表妹。
她带着表妹一起上大学,她感动着校园众多师生,被咸宁学院推荐参评“天翼之星”2009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
妈妈出走爸爸不归,表姐带她进城读书
5日,窗外晨曦初现,熊丹桂早早地起床,并叫醒了睡在身边的汪茜。
8岁的汪茜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漱,可她用毛巾在脸上抹了4遍,也没有将自己的小脸蛋洗干净。最后,还是熊丹桂帮她洗干净了脸,并整理好穿得并不整齐的衣服。
这天是星期六,熊丹桂要到学校参加体育测试,连续几天不愈的感冒让她显得很虚弱。在表姐排队测试的间隙里,汪茜在操场上和表姐的同学们玩起了游戏,跟着表姐生活了将近一年后,汪茜和表姐的同学之间已没有陌生感,很多大哥哥大姐姐她都可以叫出名字。
如果有人在她面前说“你的表姐……”她会很认真地纠正对方:“她是我的亲姐姐。”
真实的情况是,汪茜的爸爸是熊丹桂的舅舅,她和熊丹桂只是表姐妹。小汪茜只有两个月大的时候,她便被爸爸妈妈送到了表姐家。随后,南下打工的亲生妈妈离家出走,爸爸也久不归家。在过去的8年中,汪茜只随爸爸到深圳住过半年,另外在外婆身边呆了半年,其余的时间,都是在表姐家度过。她似乎已不记得亲生父母,她叫姑妈“妈妈”,叫姑父“爸爸”,她认为熊丹桂是自己的姐姐,所以有时会对人说,自己叫“熊茜”,不叫“汪茜”。偶尔接到亲生父亲的电话时,她会随熊丹桂一起喊“舅舅”。不管出于多么复杂的关系,熊丹桂一家默默接受了这个孩子,并视同己出。“不知道她爸爸还要不要她,反正我们已经把茜当做亲女儿了。”母亲汪素梅说,“只是苦了丹桂,从小到大,她俩最亲,茜是她带大的。”
可是,这个家实在太贫寒了,在崇阳县铜钟乡在下村的一个山坳里,他们一家所住的房子,几乎只是土坯和红砖搭起的框架。父亲熊兴旺体弱多病,母亲汪素梅遭遇过车祸,同样身体不便,家里全部的经济来源,仅仅是几亩薄田和熊兴旺偶尔打临工赚来的钱。熊丹桂靠着国家助学贷款才踏入大学门。
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大一下学期开学时,熊丹桂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表妹上大学,把她放在咸宁城区的小学读书,好方便自己照顾她。
姐妹两人,一棵大白菜吃5顿
“我们起初是反对熊丹桂将妹妹接过来的,毕竟,她自己的生存都很艰难,还要学习,哪还有时间照顾一个小孩?”熊丹桂的同学丹丽雯说,“放在我们自己身上,这样的生活根本无法承担。”
而熊丹桂显得很倔强,她向辅导员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后,便从学校寝室搬出来,以60元每月的价格,在西门外租下了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单间,又花了110元买了个二手电磁炉,算是扒出了一个属于姐妹俩的小小的家。
生活是坚硬的,不是只有勇气就可以填饱肚子。然而,除了学校安排的图书馆勤工俭学岗位,在咸宁这个中型城市里,大二学生熊丹桂无法再找到既能赚钱,又能不耽误太多学习时间的兼职。
于是只有节约。图书馆每月100多元的补贴,再加上学校发放的贫困生临时生活补助,总共加起来有200元左右,熊丹桂不得不为此精打细算:米和油从家里带来,一棵2.5元的大白菜和几个青椒,姐妹俩可以吃上5顿,每天买菜平均下来只有2元多钱。“不可能有钱买零食给她吃,跟别的小孩子比起来,这一点让我很愧疚。”熊丹桂说。
前天,借着记者一行驱车去崇阳探访其父母的机会,姐妹俩还顺带从家中捎来两个黄南瓜,真不知道,她们的碗里会有多少天是南瓜拌饭。
责编:李丹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