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祥的作风,在"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这些崇高的字眼常被一些人调侃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值得我们重温。他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官员,没有个人的既得利益倾向,就在于他还原了信仰的本质。
王伯祥在寿光不敢打出租,因为只要被司机认出来,就绝不会收他的钱。
在今天,一个离任多年的地方官,能在群众中享有这么高的威望,的确让人感到震撼。
王伯祥为什么能赢得百姓的爱戴?很简单,他心里装着百姓的冷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百姓最重要!”
王伯祥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这个“百姓最重要”,是他理想的起点。如果一个共产党员不能用行动印证自己的宣示,那群众对他的口号,很容易产生怀疑。但“为人民服务”,在王伯祥那里,不是泛泛的口号,而是真实可感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天,一个领导干部要想获得群众的敬重,再也没有比行动更有力量的了。
王伯祥把自己“混同于老百姓”,和民工一起住工地的窝棚;他一心搞建设,从来不问在他任期内能不能得到数字上的回报;他的妻子直到退休都是临时工,他在自己拿一百多块钱工资的时候,却给蔬菜专家开出了3万元的年薪……他的作风,在“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这些崇高的字眼常被一些人调侃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珍视,值得我们重温。
今天的王伯祥,虽然已经退休,但在当地百姓的心中,他既是“须仰视才见”的精神存在,也是百姓情感和记忆的一部分。他虽然离开寿光多年,但当地百姓仍然对他念念不忘,他的名字“伯祥”甚至被用来为饭馆命名,以提升知名度。这说明,王伯祥的为官生涯,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一个样板,也成为当地百姓评判身边官员的一个价值标准——当然,王伯祥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宝贵财富。
寿光人民为什么到今天还对王伯祥念念不忘?这充分说明,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尽管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更加多样化,但王伯祥身上那种“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精神,仍然是最能得到人民呼应的精神,仍然是人民最愿意保留的政治传统。今天,如果这种传统能在每个公务员身上继续发酵,那我们离和谐社会将会更近。
王伯祥说,从群众对自己的感情,他“感受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王伯祥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官员,没有个人的既得利益倾向,就在于他还原了信仰的本质。
责编:樊静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