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广播体操——半个世纪的全民健身记忆

 

CCTV.com  2008年07月15日 10:3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北京日报  

    1952年发行的新中国第一套体育邮票《广播体操》,票面就是第一套广播体操的分解图。

    推广的难题

    正当刘以珍为编完动作而欣喜的时候,她忽然意识到真正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编广播操不是上体育课,做做示范,口头讲解一下就行了,这是要通过出版发行以文字和挂图的形式与全国人民见面的,所以必须要有配套的文字说明。

    这件事若放在今天,会容易很多。但在当时,广大人民的体育素养很低,对于体育名词更是毫无概念,体育专业发展水平也很低。如何把这10节动作以文字的形式,科学地表述出来呢?

    “当时我掌握的体操术语太少了,很多动作说明不知道该怎么说。比如说身体部位的名称,动作的方向,都讲不清楚。”刘以珍说,身体部位是叫脖子还是叫颈部?叫肚子还是腹部?叫脚后跟还是踵?一个动作斜着伸直了还是侧上举?是弯胳膊还是屈臂?当时很混乱。向全国发行,如果不能使用科学统一的说明的话,将来做起操来,一定是五花八门的什么动作都出来了。

    刘以珍只好又搬来了师大体育系的日本体操术语词典,做起翻译来。

    “比如振和举就是不一样的。举是一个很硬的动作,而振呢,是一个摆动的过程,依次经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这在编操前我都不是很清楚。”刘以珍老人说到兴起,边做动作边向记者解释。

    在日本体操术语词典的帮助下,刘以珍总算为第一套广播体操配上了文字说明。于是,我们在第一套广播体操的图解上就看到了这样的解释:左腿举股屈膝,还原;同时右臂向前、左臂向后自然摆动;而后右腿举股屈膝,还原;同时左臂向前、右臂向后自然摆动。这就是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第一节动作“下肢运动”的文字说明,看着挺热闹,似乎非常专业,其实就是原地踏步走而已。

    动作和文字说明完成之后,还要为这套体操动作配上音乐。有人向刘以珍推荐了著名作曲家何士德,何士德曾经谱写过雄壮的《新四军军歌》,请他来谱曲自然合适不过。

    事隔多年,给第一套广播体操配乐的过程,我们今天已经无法了解。但让音乐和体操动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体操专家陆奂奂老人曾这样向记者解释,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有自己的节奏,而且要非常连贯,但是广播体操动作是分节的,一节和一节之间要有停顿,从配乐的角度讲必须有区别,做操的人才能听得明白。给广播体操配乐的时候,编操的人要求动作做到几分几秒完成,音乐到了几分几秒也必须有一个停顿。

    “我们音乐要表达的话还没说完呢,你不能让我们硬停啊!”作曲家们经常发出这样的抗议,但是,没有办法,只能迁就动作。所以,让体操动作和音乐完全合拍,始终是录制工作中最大的难题。

    中央乐团的音乐家们在给第5套广播体操录音时,乐团和工作人员七八十人,愣是录了三四个通宵才完成。而第5套操问世已经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间倒退回50年代,技术设备条件更差,录音难度当然也更大。可惜,第1套广播体操的音乐今天已经难觅踪影。

    而第一套广播体操挂图上的模特,来头也不小。据刘以珍回忆,她本来想自己做挂图模特,但又转念一想,还是应该找一位男模特,健壮的块头会显得更好看。于是她找到了当时清华大学的老师马约翰。马约翰是中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有个儿子马启伟(上世纪80年代当过北京体育学院的院长)。小伙子从小就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发育得很好,身材健美,做广播体操图解上的模特正合适。

5/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