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日志中国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核潜艇亮相之旅

 

CCTV.com  2009年06月05日 08:4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逐步形成战斗力

  核潜艇能下水,能下潜,但与形成战斗力还有很大距离。

  1974年第一艘鱼雷核潜艇交付海军了,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泊靠在船厂或港口里。 1981年,刘华清以副总参谋长的身份去海军检查工作,在检查潜艇时,感到这样管理不行。潜艇虽然还有些遗留问题,但艇已经交付了,就要让部队自己管理 、自己训练、组织航行。在刘华清的指示下,北海舰队和核潜艇基地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经过认真准备,1981年11月至12月,北海舰队曲振牟副司令员指挥核潜艇进行了首次超过一个月的长航训练。

  1982年,刘华清任海军司令员、海军党委副书记。 他就任海军司令员后,自然格外注重核潜艇发展的实际工作。1982至1988年间,他指示基地组织了核潜艇的各项试验和训练,并且领导了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制。

  核潜艇长航训练是刘华清比较关注的问题。1983年10月至11月,他批准核潜艇进行了第二次更长时间的长航。1985年11月至 1986年2月,在潜艇基地副司令员杨玺指挥下进行了破世界纪录的长航。

  核潜艇深潜能力的军事意义并不大,一般来说,下潜水下一二百米就足够了,但是长航能力就至关重要了。核潜艇之所以被称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就因为它是潜伏流动的导弹基地,可以几个月隐蔽水底,无须外面的新鲜空气,哪怕国土上的军事设施已被敌国第一波核打击悉数摧毁,我方仅剩一艘核潜艇,也仍能以牙还牙。

  1985年11月,中国潜艇出航那天,海军各级首长都莅临壮行,艇上总指挥则由核潜艇基地杨玺副司令员担当。随着一声令下,这一轮“黑暗之旅”就在艇体下潜翻起的泡沫与漩涡中宣告开始。潜艇携带的植物第3天就相继凋零枯萎。诚然,最叫人关心的是空调系统,艇上的空气再生是靠电解水制造氧气,用吸收剂消解二氧化碳,再通过核装置与过滤器驱除有害废气。这个系统复杂而且敏感,潜艇的海难事故多半出在这脆弱的一环。第5天出了大问题,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坏了。值勤技师将整个系统拆卸下来,对着图纸一道道程序查找故障。杨玺已考虑下令上浮返航了,倘若如此,长航纪录不到法国长航67天的零头。艇上的军官们强烈要求舍命坚持,他们一边吃药打针一边苦撑,终于在最后一刻修好了。潜艇续航到第30天,一个舱室的蒸汽安全阀突然爆炸,几十个大气压的高温蒸汽凄厉尖啸着往外喷射。值勤军士披上石棉被,用一双肉掌去关闭平时以电机制动的大阀门,排险成功了。

  长航中还有另一层面的问题,就是水下长航的兵员心理健康,此事非同小可。艇上病号越来越多,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歇斯底里,记忆力下降,说话词不达意,出入舱门会莫名其妙地夹手夹脚或撞疼脑壳,上下岗走错舱室,娱乐时打扑克乱出牌,下棋竟吃掉自己一方的棋子等等。老在值勤时陷入这种心理状态,便危险至极。但是,解放军官兵靠着光荣传统和强有力的政治素质继续试验……67天过去了……赶上了法国,84天过去了,赶上了美国……新的世界纪录从此诞生了。

  完成了数十昼夜的远航试验,证明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核潜艇和培养的第一代核潜艇指战员,是真正的水下蛟龙。

  1984年起,海军又相继进行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深潜、全速和大深度发射鱼雷试验,水下发射潜地导弹遥测弹试验等,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系列试验,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导弹核潜艇的国家。

责编:许桂梅

4/4 < 1 2 3 4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核潜艇  抗美援朝  大陆架  海岸线  海军  海军60周年  航空母舰  聂荣臻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