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每早6点投入战斗 哪里有旱情哪里就有抗旱官兵

 

CCTV.com  2010年04月02日 10:1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专题:战西南——解放军抗旱救灾纪实

  

    被誉为"乌蒙铁军"的成都军区炮兵某团在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进村入户送水的同时,还为群众提供医疗救助,发放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等疾患的药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图为随车卫生员为灾区群众疗伤。(伍会娟摄)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记者伍会娟、徐涛前方报道)这里是云南省旱灾最为严重的会泽县马路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乌蒙铁军"的身影,哪里出现旱情,他们就战斗在哪里,不错,奋战在该乡抗旱救灾一线的就是被誉为"乌蒙铁军"的成都军区炮兵某团。今天,笔者跟随"乌蒙铁军",踏上了救灾之路。

  凌晨6点。随着一声哨响,80名官兵迅速集合。笔者看了一下温度计,显示温度为5摄氏度。整理内务、检查装备、开饭……

  7点。带队的该团参谋长黄建中一声令下:"出发!"80名官兵紧张有序地跳上了10辆送水车。

  8点20分。汽车爬过了一条长32公里有238道弯的崎岖山路后,来到了卡子河取水点。提桶跳下车、下水泵、拉水管……

  9点半,10辆车80吨水装的满满当当,就连每个驾驶室剩下的一点空间也放置了2个装满50升水的水桶。随后,车辆开始分别向该乡的5个村落开进。

  通往每个村子的山路给人的感觉都是车在山顶跑,崎岖的山路宽不足5米,为确保安全,黄参谋长所带的指挥车一路拉响警报,避开了过往车辆和牛羊群。笔者随送水车队前行,心惊胆颤,竟不敢朝路边悬崖多看一眼。好在驾驶员凭着过硬的技术,爬坡、下坡、闯沟、过坎,毫无差错。

  一路颠簸,10点25分,笔者随两辆水车到了相对较近的送水点--江子树村。车子还未停稳,大人们提着水桶,孩童们端着水盆,一拥而上、你争我抢--久旱让乡亲们对水的渴求胜过一切。为避免百姓争吵,在官兵的组织下,他们排起了长龙般的接水队伍。"开闸!"随着一营教导员杨在武的一声令下,汩汩清水顿时奔涌而出,看着四溅的水花,村民们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

  随后,杨教导员通过村委会拿到了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以及家中无重劳力的人员名单,留下3名官兵原地组织继续放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其余官兵一个不剩地扛起自带水桶,朝老乡家方向大步迈去,笔者也紧随"上门送水小分队"一同前往。直线距离水车不足200米的村户,上土坡、下土坎,官兵们足足走了15分钟,仅拿一台相机的笔者早已累地气喘吁吁,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望山跑死马"。

  看着老乡家的水缸和所有能装水的盆盆罐罐都装满了水,官兵们终于放心地离开。回到送水点,正赶上随车卫生员为乡亲发放常用的跌打损伤及感冒药品。75分钟后,两车水终于全部放完。

  回到驻地,已是中午12点10分。在官兵们简单洗漱的同时,炊事班已把热气腾腾的四菜一汤准备完毕。他们三下五除二吃完饭,就回到了各自宿舍短暂休息。

  13点整,车队再次出发,执行第二次送水任务。

  18点10分,当天送水任务结束,满面灰尘的战士们洋溢着笑容回到抗旱救灾基地。吃过晚饭,卫生员开始为官兵检查、医治身体,很多战士脚上打了血泡,肩膀被水桶和扁担压的又红又肿。部分战士们送水时把衣服打湿了,为避免在这种低温的环境中患感冒,炊事班专门熬了姜汤。

  22点。熄灯的号声刚刚响过,疲惫的战士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次日,凌晨6点,整个乡村一片寂静,熟睡的人们毫无知觉,80名官兵再次踏上了新的送水征程……

责编:韩凌默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