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记黄岩“九峰路口好交警”王义生

 

CCTV.com  2010年03月24日 13: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黄岩政府网  

  从警29年来,一直从事交警一线执勤,即使左臂因公致残仍坚守岗亭13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被黄城群众誉为“九峰路口好交警”的黄岩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王义生,他工作的九峰岗亭也成了群众公认的“爱民岗”。2008年,人民公安报、台州日报、平安时报等媒体分别报道了这位“老黄牛”的先进事迹,给予他高度的评价,他先后被评为省优秀民警、市优秀共产党员。

  “受伤算什么,残疾怕什么,如果工作需要,我甘愿付出生命!”

  这句话是王义生血洒路面时对前来探望的领导说的。那是13年前的一天清晨,王义生奉命驾驶警用两轮摩托车担任警卫开道任务。当车队突遇险情时,驶在车队最前面的王义生为保护车队安全,毅然采取非常手段排除险情,结果因用力过猛,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左手臂猛烈地撞击到地面,造成粉碎性骨折。但王义生为不影响车队行进秩序,依然带着剧痛扶起车,继续开道直到完成任务。由于没有及时治疗,骨折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经多次治疗,手臂活动严重受限制,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被鉴定为三等残疾。事后,当前来探望他的领导批评王义生要顾惜自己的身体不该强撑时,他却无悔地表示:“受伤算什么,残疾怕什么,如果工作需要,我甘愿付出生命!”

  伤愈出院后,领导考虑到王义生的伤情,决定将他调换到轻闲一点的岗位,王义生却坚决不同意,请求组织不要把他当“闲人”养起来:“我身体虽残,但精神没残;我左手不能动,但右手还能干;我原来的岗位在路面,现在我仍然要从事路面执勤工作。”就这样,拗不过老王的软磨硬泡,领导只好让他继续做他的“老本行”———到黄岩交通最繁忙的九峰路口从事执勤指挥工作。

  “当交通民警就是要风吹日晒,苦点累点,我不后悔。”

  路面执勤离不开规范的交通指挥手势,任何一名四肢健全的交通警察,将一套完整的手势做下来,都并非难事。而对于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的王义生来说,做好每一个手势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力量,伤残的左手成了规范化动作的最大拦路虎。为此,他每天为自己开小灶。白天要上岗,他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家里苦练左手的摆臂动作,好几次,伤痛使他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经过持续不断与伤残的抗争,残手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交警工作看似平常,其实一线岗亭的执勤交警是非常苦和累的。每天早上七点半,交通高峰还没有来临,王义生就已经出现在路口;傍晚时经常要站到天黑,等交通高峰过去才能下班。除了在岗亭维持秩序,他还要驾车在自己分管的道路沿线巡逻。平常的工作量就很大,碰到刮风下雨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年龄已达五旬的王义生患有心脏病,工作的苦和累就更加重了身体的负担。但王义生总是忘我工作,每天经受风吹日晒,精神百倍。由于身体状况和伤残拖累,回到家里的王义生满身疲倦,晚上甚至疼得睡不着觉,让老伴心疼不已,劝他换个轻松点的岗位。但王义生搁下一句话:“交警的岗位在路面,不在路面就算不得真正的交警,为人民服务,苦点累点,我不后悔。”至今,王义生在这个自己“争”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个年头。

  “严格执行命令,强化管理宣传和教育是关键,塑形象为人名服务是关键中的关键。”

  为市民创造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是每个公安交警的本职工作。很多人认为交通执法一定要严,没有任何人情可言,但王义生却对那些违章的群众进行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细心为他们解读《交通法》,他说:教育才是关键,要让群众在教育下自觉遵守《交通法》。

  “交警执法难,只要倾注了真情,做到‘2345’,就不难。”为找准交通管理与为民服务的衔接点,取得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使人民满意的双重效果,王义生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无私的爱民之心去探索实践工作方式方法,“2345工作法”应运而生。“2345”指的是:克服两种心理,坚持三个规范,做好四个解释,杜绝五种行为。一、在内心思想上,面对复杂的执勤环境,克服两种心理,即不愿管、怕麻烦,不敢管、怕报复的“两种心理”。二、在执勤管理上,无论何人何时何事始终坚持规范指挥手势,规范执勤用语,规范执法程序这“三个规范”。三、在纠正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中,耐心做好法律法规的解释,贴心做好事实依据的解释,真心做好违法危害的解释,诚心做好处理结果的解释这“四个解释”,让违法对象感到民警的管理是真心实意为了他的安全。四、在遇到心情急躁、不服管理的人时,“杜绝五种行为”:不说无理无据的话,不讲伤人自尊的话,不喊高声训人的话,不言语气过激的话,不接气氛不利的话,尽量用冷处理对待急躁人。王义生的“2345工作法”体现了理性、规范、文明、平和的执法理念,减少了为民执法中的磕磕碰碰,密切了“管”与“被管”的和谐关系,让困扰多年的交警执法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不仅群众对他规范、文明的执法高度评价,一些受罚的管理对象也是心服口服。他所在的九峰路口岗亭,年查纠交通违法8000多起无一起投诉,日通行车辆行人万余次无拥堵。

  “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件事情,看到群众需要帮助时,不伸出手就对不起这身警服……”

  王义生深知“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的道理。他立足岗亭,在工作中处处为群众着想,真心做好群众最期盼的点滴小事,用亲民爱民的实际行动浸润了群众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在过往群众中有口皆碑的好交警。他在执勤的岗亭里设置了医药箱、打气筒、外借雨伞等便民用品,随时为遇到困难的群众提供服务。在执勤过程中,他经常搀老扶幼过马路,还送遭遇车祸的伤员到医院,并且垫付医药费,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执勤点附近有一家章再棣骨伤科医院,因伤筋断骨而前来治疗的人络绎不绝。经常有骨折病人拄着拐杖,艰难地“摇”到马路上。这一摇一摆的样子,无关的路人会觉得好笑,而正在路上执勤的王义生面对这种情况马上出手相助。伤病轻点的,他会帮忙搀扶过马路;伤重的,他会先把他背到岗亭边休息,再利用空闲的时段将其护送回家。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退休干部梁易开今年87岁,就住在九峰岗亭旁边,12年前,他因患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从2003年起,他每月都要穿过这一路口,到附近的红十字医院作定期治疗。这个情况,是王义生在搀扶老梁及其老伴过马路时偶然得知的,热心的他马上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了老梁,每次老梁去治疗时,都由王义生负责接送。去年,老梁的老伴过世了,王义生跑老人家更勤了,平时有事没事总跑去看一下,逢年过节还提着大包小包地去。渐渐的,连老梁的邻居们都知道老梁有个“穿警服的儿子”。王义生在做这些好事时,是怀着对人民群众真切的感情去做的,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做,他的回答非常质朴:“首先,我是警察,本来就应该这么做的。此外,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我看到老年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总想帮他们一把。我自己也是残疾人,组织上对我那么关心照顾。而其他的残疾人,谁来帮助他们呢?这时,我就觉得我有责任帮他们一把……”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接受过王义生帮助的人越来越多,经病人和家属的口口相传,许多人都知道,九峰岗亭有个好心的老王交警,特爱助人为乐。一个多月前,一名手臂骨折的小学生,打着夹板、吊着绷带自己跑来了,告诉老王,说是他妈妈要他来找老王交警的。原来,这位学生的妈妈带他到医院换药,排队的时候,大人有急事先走了,又放心不下年幼的孩子,就交待儿子,换好药后去对面的岗亭找交警,那个老王交警会帮忙的。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妇女,能够把自己的宝贝儿子交托给素昧平生的交警,这就是老百姓对王义生的信任!

  去年3月3日上午10时左右,在黄岩城区九峰路口附近清扫马路的环卫工杨春长突然感到身体极度不适,当场晕倒在路边。正在执勤的王义生立即上前救助,背起杨春长到岗亭附近的保济新药房,老中医诊断,杨春长晕倒是身体虚弱加上劳累所致。王义生请老中医给杨春长开一个疗程的中药调理身体,并替他付好医药费,就回岗亭了。事后,杨春长去还钱,但任凭他怎么说,王义生都不要,还叮嘱杨春长以后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在异乡打工,能得到陌生人的尊重和关爱,杨春长十分感动。

  今年1月15日,黄岩水果公司退休职工、86岁的白胡子老先生管先进,把自己亲手写的横幅送到黄岩区公安分局,横幅上写着“九峰路口好交警”七个闪光遒劲的大字,并特别说明是送给交警王义生的。管先进老先生每天都要经过九峰路口去公园晨练,每次路过,他都能看到认真执勤的王义生:指挥车辆规范行驶,劝诫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搀扶老弱过马路……10多年来,王义生的细致周到,他的热心助人,他的和颜悦色,他的认真负责,一一印入老人的心里。老人说:“一天两天这样做容易,从正月初一到腊月三十,天天这样,年年这样,不容易啊!王义生同志上岗一分钟,为民服务60秒,这样的同志是人民警察的楷模!”

  有付出必有收获。2008年,王义生先后被评为“省优秀人民警察”、“台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黄岩人民亲切地称他为“老黄牛”。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王义生说:“我所做的一切是一名共产党员和一个普通交通民警所应该做的。”对交警这个职业他付出了全部,从不曾后悔。有生之年,他将继续为他的事业而奋斗,用他的执著和坚定诠释交警的涵义,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行动展示着交警的正义与柔情,以一颗赤诚的心塑造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

责编:杜卓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