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驻京办”去留热议的背后
漫画:驻京办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王甘武)有关各地政府驻京办事机构去留的问题,近日再度成为热点话题。从各方议论来看,人们对众多“驻京办”的关心,远不止于其是“去”还是“留”,还有其作为一个“窗口”所表现出来的政府作风。
事实上,“驻京办”近年来引起的议论,多数情况下都与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密切相关,比较典型的是去年4月河南两个驻京联络处购买777瓶假茅台酒引起的广泛质疑。
客观而言,“驻京办”在服务地方发展、维护首都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媒体对其一些行为的批评,不表示全盘否定其价值,也是民意的一种表达,是维护人民知情权、监督权。
在百姓眼里,大多数“驻京办”都有些神秘色彩。对于他们的职能作用,人们看不清楚。仅从其日常事务来看,除了为地方领导在京工作提供必要的服务、与中央国家机关正常联系公务、配合北京做好维护首都稳定工作等,还有迎来送往、请客送礼,而且后者似乎更频繁,颇有些“招待办”“吃喝办”的味道。这也是一年前山东省潍坊市决定撤销驻北京、上海、深圳等地11个办事处引来一片叫好的主要原因。
但是,作风问题比较复杂,端正作风不像搬走一张桌子、一块石头那么简单。“驻京办”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也并非通过撤销机构就能彻底解决。如果各地政府工作观念、思路、作风不能切实转变,即使有的“驻京办”被撤销了,也可能会有其他名称的机构继续其现有职能。因此,在“驻京办”去留问题上,有关方面似乎应当有更长远的谋划。
机构的调整终归只是形式变化,相对来说总是容易的,真正难的是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形成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工作作风。只有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驻京办”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责编:张仁和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