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官员的“笑纳红包”与沈浩的“慷慨解囊”

 

CCTV.com  2009年12月22日 14:2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今年重庆市不仅查处了129个“小金库”,还对公款出国旅游进行了专项治理,各级领导干部也对收取礼金等不正之风进行了专项整治。昨日,市纪委透露,今年1—9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1080人上缴礼金和有价证券957.4万元。(2009年11月11日10:23 来源:华龙网)

  近些年来,逢年过节或借其他机会给上司送“红包”,已经成为官场的潜规则,除婉拒的领导之外,不少官员都“大度”地给了对方一个面子,欣然笑纳。当然,也确有个别党性强、觉悟高的领导面对“红包”会脸色一沉,面有愠色,但在来者的再三“恳求”下,一般也都一边念着“下不为例”的口头禅,一边“勉强”收入囊中。如此,一些官员的“红包”也就这样心安理得地一年一年地收下去,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然而在各地的官员中,收取红包、中饱私囊者虽不鲜见 ,但拒收“红包”,慷慨解囊,以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周济穷苦百姓的官员却不乏其人。最近刚刚在挂职岗位上逝去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村党委书记沈浩,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作为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基层农村任职的年轻党员干部,他想的既不是怎样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换取更多的好处,也不是靠自己在村子中最高的地位、象“土皇帝”一样来收取村民的“贡品”,他不仅全身心地做好当地农民大众的牛,而且时常以自己的工资帮助、救济贫苦的农民——

  村民关友林全家6口人,4位智障,生活十分困难,沈浩给他送去了衣服、被子;

  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出世后,母乳不够,买不起奶粉,找到沈浩,他二话不说就从自己口袋里掏出1000元;

  70岁的毛凤英家境贫寒、常年生病,沈浩得知后,一次给了1000元,一次给了500元;

  甚至连86岁的村妇邱世兰的拐棍坏了后,都是沈浩回省城后个人出资给她买回了新拐棍……

  要求于农民的甚少,而给予农民的甚多;“吃的是草,而给予人的是牛奶和血”,拒收百姓的“红包”,而慷慨解囊资助百姓,这就是沈浩的品格,这就是沈浩与那些喜欢“笑纳红包”的官员的本质的不同。

  “笑纳红包”与“慷慨解囊”虽然只是一“进”一“出”之别,但从作风、道德、品格的层面上看,却有着天地之差。“笑纳红包”是一种贪欲,是一种以权获利的不正之风,是一种不劳而获的非正当收入,是一种权与利的交换,是一种将来可能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危险的交易。而为穷苦百姓慷慨解囊,则是一种济世的情怀,它体现了党的干部对人民的关心,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政治理念,展示了公仆的服务之心,表现出党的干部对困难群众的人性关怀。

  “笑纳红包”,必为人民所不齿,为党纪所不容;而“慷慨解囊”,则必会赢得人民的口碑和广泛的赞誉。如果我们的干部、官员不仅能够自觉地拒收“红包”,而且其中有些人还能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自愿为困难群众送去“红包”,或者象沈浩那样坚持为穷苦的百姓慷慨解囊、伸出援手,那么,我们的党风就会更加清正,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亲密。(网友 于景宁)

责编:张仁和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