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防大学教授:热衷低俗一定会把自己变得庸俗

 

CCTV.com  2009年11月06日 12:2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海量新闻,请点击“新闻频道”

  ——公方彬与刘义权一席谈

  不久前,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专程到解放军301医院看望用生命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刘义权同志。行前,公方彬说他要近距离感知老刘其人,特别是希望把先行者的所做所为与时代需求、精神高点与社会基础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揭示和对接。两个人的交谈,话题涉及人生、社会、责任、荣誉诸方面,其中许多思想观点让同行者亦深受感染和启迪,在此特将他们的谈话内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立足平凡、创造非凡既是一种境界,也是规律

  刘义权:这段时间,我的心理压力很大,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具体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很平凡,胡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却给了那么大的关心和爱护,组织、媒体、社会给了那么多的褒奖,我深感愧疚和不安。就像媒体介绍中所说,我不大爱说话,要不是组织上来找我,帮我回顾和总结,我也不知道自己做过多少事,更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我只是做了每一个从业者都应做的事,更是一个党员,一名军人所应做的事。

  公方彬:从媒体开始宣传老刘的先进事迹起,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老刘的事迹既不轰轰烈烈,亦非突出奇崛。既如此,为什么仍然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并让人感动,以至网民把老刘视作凡人英雄,甚至美国的女将军也把老刘视作“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一般而言,除了社会出现大动荡、大转折,世界原本就是平凡的世界,生活原本就是平凡的生活,这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也是人生的常态。像刘胡兰这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英雄,更多出现于革命时期、战争年代,和平时期的英模虽然也可以做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但更多的还是生活在平凡之中,包括壮举产生、伟大铸造的那一刻之前。

  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虽知不能变得伟大,但也不会甘于平庸,很多人想成就一番事业,以使生活更富色彩,人生更有意义。那么意义从哪里来?如何从平凡中感知伟大,成就伟大?老刘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这就是立足平凡,同时依照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界定,不断向上攀登。这里特别需要把握的是,立足平凡并不是甘于平凡,而平凡更不是平庸。尽管我们生活于平凡中,并且在平凡中走过人生,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却应有对崇高的向往。只有让高尚的情愫荡漾于心灵之中,才有可能使我们变得伟大,至少可以把我们变得美好。

  优秀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习惯

  刘义权:人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难免不作一个回顾,看看自己做了什么,做好了什么,还有哪些遗憾。有些同志对我让职称,以三室一厅的房子与同事30平方米的房子调换的事给予赞美,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它是每一个人应当做的。人生活在世上,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当我们自己有困难时想到组织和他人,而有人遇到困难需要我们帮助时却作壁上观,这就不合道理。还有,我也没有把自己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相反,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去做。为什么我在得了癌症后仍希望多给我一点工作,就是觉得再不做就没有时间了。

  公方彬:一个“该做的”,已经清楚地诠释了什么是优秀。或许可以这样说,优秀并不仅仅反映为行为,因为“作秀”也可以产生貌似高尚的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良好行为的积累,反映的是一个人主观上的努力,表明他在向更高境界迈进过程中的决心和动力,但其本身还不是高境界。只有进入没有意识到自己多么高尚,同时也不是刻意做某几件令人称道的好事,而天天时时在做好事,才真正进入了超越常人的境界。优秀更是一种习惯。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特定氛围之下,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出超常义举,然而一旦氛围和助力消失,再难重复同样的事情。

  缘于此,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什么说一个人最感动人的不一定反映在做了什么,而应是因什么而做,为什么和为谁而做,还包括该行为是短期行为,还是恒久行动。当做事的唯一动因是自身利益,做事的方式是“作秀”,这样的事再多也未必感动人,甚至不敢言善。

  所以,源自灵魂深处的善最感人,唯理念成熟下的行为更稳定、更持久。老刘一再强调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其本身就反映出他已经进入更高的境界。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先行者,前提是拥有担当精神

  刘义权:有人说,老刘无职无权,有些事情可以不做,至少没必要做那么多。对此我是这样想的,自己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入党时又宣誓履行党员义务,我们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再说,我们都希望党强大、国家强大、军队强大,怎么强大?人人都把希望寄托于他人,强大只能沦为空想。其实,就是从责任、权力上讲,我也不是无职无权,我的职务是档案工作者,我的权利是做好档案工作,这是天职,也是本分。我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上对得起牺牲的革命烈士,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在这个前提下,我会去做属于我或不属于我的事情。

  公方彬:老刘讲了一个每个人都无法回避,且必须思考的命题,就是社会责任该由谁来承担?的确,面对责任的担当,许多人喜欢问一声为什么要由我来担当,这个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社会是众多人构成,确实不应将责任归到某一个人那里,甚至不能归到先行者那里。因为公共道德与社会责任不是以强制的方式来表现,而是以道德水平决定的。比如,面对死亡的威胁,是冲上去还是逃避,决定于有无担当精神,因为法已经赋予了每个人紧急避险的权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需要想一想,人人都不愿意担当,这个社会该是个什么样子?或者再问一声,我们不来担当,该由谁来担当?!

  在这里,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判断,要想使我们的民族变得伟大,必须拥有更多的责任担当者,即使是想在经济繁荣中真正享受到社会的美好,人生的幸福,同样需要我们去像老刘一样去担当。借用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讲过的一个观点:在所有的人都获得自由之前没有人真正自由,在所有的人都有道德之前没有人真正有道德,在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之前没有人真正幸福。

  追求崇高不一定变得崇高,热衷低俗一定会把自己变得庸俗

  刘义权:我要感谢自己从事了档案工作,正是这项工作使我更清楚地理解了什么是高尚,什么精神最感动人。有一次,我在收集和整理档案时,看到八路军一支部队在1945年留下的烈士登记表,上面记录着:战士张振鸣,28岁,河南滑县人,牺牲日期3月12日,来队一日牺牲。通信员石永福,20岁,牺牲日期3月28日,来队当天牺牲。伙夫张哑巴,岁数不详,籍贯不详,真名不详,4月28日牺牲。备注一栏中特别注释:“哑巴不会说话……”看到这份烈士名录,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泪流满面。在从事档案工作中,很多的事情在感动着我,虽然不敢说这许多感动把我变得高尚,至少保证我不会变得庸俗。

  公方彬:老刘因崇尚而感动,也是因为经常被感动而走向高尚,这就启示我们,该因什么而感动,还能不能被感动,要不要主动去接受感动。的确,经历过激情燃烧后,很多人麻木了,很难被感动了,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被感动的情愫,关键是看有没有被调动的条件和主动调动的意识。

  古人讲,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心理学家也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基础需求是生存和安全,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必然要走向精神。

  问题在于,规律与逻辑并不必然成就人的高尚,因为人是现世的,鲜活而又感性,尤其是处在当今社会,各种诱惑随时撞击着我们的感官,随波逐流易,洁身自好难。如果再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思想教育出现了失误。

  就个人来讲,我们更强调的还是加强修养,提升自律能力。人不可能超越物质世界,但却不应沉溺于物质之中为金钱所奴役。当我们在利益权衡过程中,正确处理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到最佳契合点。到那时,我们或许会和老刘一样,成就一个更加丰富,更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捷径只属于少数人,大多数人必须勤奋扎实

  刘义权:我从事的是一项很普通的工作,虽然档案本身牵涉的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历史,但这种价值毕竟需要转化,档案人更多的还是幕后做事,说大了也不过是幕后英雄。所以,从事这样的工作心浮气躁是做不好的。回顾从事档案工作的38年,看看解放军档案馆办公室的那把陪伴我很多年的椅子,再看看每天走过的路,做同样工作的同事们,如果说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很重要的是因为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公方彬:“踏实做事,认真做人”既是老刘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精神的重要构成,同时还是感动大众的重要品质。由此说开去,这原本也是一个走市场经济道路之初,曾经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讨论题:“老黄牛”与“千里马”,哪种精神更符合时代要求,更应提升为时代精神。放到时下,或许就是青年关注的问题,成就事业是一步步前行,还是寻找捷径。

  一些青年热衷走捷径,也不完全是空想,而是大量参照物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判断。比如,当他们看到“超女”、“快男”一夜走红,资本玩家一夜暴富,诸多神话屡屡化为现实后,很难不让他们认定人生有捷径。当他有了走捷径的价值判断后,心浮气躁、频繁跳槽也就成为自然的选择。诚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市场经济与社会新的运行规则的确在改变着许多传统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为现象所迷惑,成功者鲜亮和光彩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艰辛。随着社会机制的更趋完善,处女地已基本开辟完毕,再试图走捷径而获得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小。当然,就一个社会来讲,机遇不会穷尽,找到捷径,实现跳越,过去、现在、将来都不鲜见,但我们不能以小概率去奠定人生,那样的风险太大。

  唯信仰、信念方可支撑人走得更远,上得更高

  刘义权:有些话不一定总是挂在口头上,但心里得有,就是人要有信仰、信念。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得忠于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得践行这个党的宗旨。工作性质所决定,我看到了比一般人多的党史、军史上的大量真实记录,我一方面为这个党、这支军队而骄傲,为自己是一名党员、革命军人而自豪,同时坚定了一辈子爱档案、干档案的信念,这该是我38年人生历程的最有力的支持。

  公方彬:老刘的这个心得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什么是信仰、信念,其特征是什么,我们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信仰、信念?这未必不是当代人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没有信仰的社会很容易导致精神的迷失,思想的紊乱,这是人类发展史所一再证明的。毋庸讳言,今天我们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信仰信念缺失,否则也就不会出现,一句近乎无厘头式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竟然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得到710万的点击和30万的跟帖。表面看,我们的视觉享受已经被强制性地带入恶俗文化的酱缸之中,而背后反映的却是较大范围的精神空虚。

  强调信仰、信念的重要性,缘于其作用和价值,因为只有确立信仰、信念的是群体和个体,才会实现精神大厦的构建和灵魂的归宿,才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历史一再证明,当一个政治集团失去了信仰、信念,表面的强大都无法掩盖虚弱的本质。以“苏东剧变”为例,前苏联共拥有数千万党员,一夜之间失去执政权,可悲的是没有人为维护集团付出鲜血和生命。

  所以,我们要保证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加强大,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追求中更有毅力,取得更大的成绩,必须像老刘这样确立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相关链接:

责编:汪蛟龙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