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空军成立60周年活动期间,有着“空中舞蹈家”美誉的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将为公众呈现一场非常精彩的“长袖之秀”。
女跳伞队员在营地进行训练。
“七仙女”跳伞队员整装待发。本报记者 陈杰 通讯员 卢炳广 李成 摄
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空军“七仙女”将从1000余米高空徐徐飞落“人间”……这样亦真亦幻的场景你一定想亲眼看看。昨日,记者从空军有关部门获悉,在庆祝空军成立60周年活动期间,有着“空中舞蹈家”美誉的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将为公众呈现一场非常精彩的“长袖之秀”。
空军跳伞运动大队组建于1958年,曾9次打破世界纪录,29次打破全国纪录,先后参加了珠海国际航展、1999年澳门回归、2004年法国空军“巡逻兵飞行表演”等20多次重大跳伞表演,曾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勇攀高峰运动队”荣誉称号。
造型伞速度每秒16米
在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庆典上,中国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将献上世界最快的跳伞表演。
本报记者专门采访到空军跳伞运动大队副大队长李成,来揭秘这场“空中舞蹈SHOW”。他向记者介绍,在这次表演上,大队不再用以前表演中使用的定点伞,而是使用从未正式使用过的造型伞。造型伞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6米,是定点伞速度的两倍,也是目前跳伞表演中速度最快的伞之一。
“在训练中,造型伞已经使用了几百次,它的表演效果非常好,相当于汽车中的‘赛车’。我们选拔出来的都是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心理素质和跳伞经验在5000次以上的精英队员,来操作这种难度非常大的伞,他们就相当于‘赛车手’,将给这次活动一个惊喜。”李成说。
“七仙女”平均年龄21
据了解,这次跳伞表演共有4个科目,分别是“开路先锋”、“彩虹当空”、“欢庆盛典”和“仙女下凡”。
李成告诉记者,“开路先锋”和“彩虹当空”是跳伞大队的传统项目,在重大活动中表演的效果非常好,而“仙女下凡”和“欢庆盛典”则是在这次活动中首演。
据悉,“仙女下凡”将由7位女跳伞队员完成,平均年龄只有21岁,她们将从1000米至1800米的高空表演各种高难动作,最后飞落“人间”。
跳伞动作已准备半年
李成透露,在4个跳伞项目中,首演的“欢庆盛典”也是一大亮点。在这项表演中,队员从1500米高空出舱后,将拉着8条缤纷多姿的彩烟,从空中徐徐飘下;在未开伞坠落到离地1300米时,众人一齐发射红色彩光弹;开伞后,队员在空中进行多人编队,之间要调整好上下高度差;在离地500米处再次齐射一组彩光弹,最后8位队员以“老鹰”下飞的方式降落。彩光弹的颜色均为红色,表现喜庆的氛围。
李成说,针对这次大庆的4个科目,跳伞大队已经准备了半年之久,每一个动作的安全性可以完全保证,视觉效果也已达到最佳状态。
主角
“先锋”:可精准降在硬币上
“开路先锋”是庆典跳伞项目里的开篇之作,由八一跳伞大队四名资深女跳伞员联合完成。昨日,在昌平沙河预演现场,记者见到,跳伞队员在跳伞前会由直升机载入预定空域,进行伞降。队员们逐一离机后,随即在空中开伞组队,而后打开固定在腿部的旗帜。依照表演设定,依次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将是国旗、军旗、空军旗和60周年庆典会旗。
尤为让人喝彩的是,跳伞员从高空伞降着陆时,会精准地将脚踩在预先设定好的、约一平方米大小的靶点,绝无偏差。
大眼睛、弯眉毛的叶晓莉是负责“开路先锋”表演的四名女军人之一。对于何以能将迎风面达35平方米的旗帜控制得得心应手,她向记者介绍说,自己和其他三名战友已经合作了十几年,伞降时无需说话,互相观察对方的身体,就能明白彼此要表达的信息。另外,四名跳伞员全部拥有7000次以上的跳伞经历,技艺娴熟,均能从千米高的空中操伞落在地上的一枚五分钱硬币之上。
“除了表演外,我们还会将空中的气象资料同步传给随后表演伞降的战友,以供修正此前测量的误差。”另一女跳伞员何宇峰笑着说,她们的“开路先锋”还真是“一语双关”。
“仙女”:出舱后最怕发冠歪
七位“仙女下凡”是空军跳伞表演的最后一个科目,这七名女队员除身着飞行服,外面还各套着一件分别为红黄绿紫等7种颜色的服装,裤子为裙摆裤腿,在空中随风飘展。
“最担心的是发冠歪了或者斜了。”“仙女下凡”组组长代寒月担心,如果发冠有倾斜就会影响观看效果,也影响“飞行”,她们将在演练中进行观察,如果不牢固,她要求这些姑娘们自己动手缝制卡子。
“送加工厂肯定来不及了。”代寒月说,平常遇到类似小问题都自己解决。
“七仙女”将从1300米的高度跳伞,到1100米处打开降落伞,并以“之”字形下降,在下降过程中打开飘带,届时每个人将身披飘带在空中飞舞。
在空中,每名“仙女”的距离一致,如果发生位置偏离,她们就通过操纵杆改变下降的速度,以保证队形统一,并定点落地。
“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代寒月说,她们刚开始跳伞时都或多或少有些紧张甚至害怕,锻炼上一段时间就变成享受“飞翔”的过程了,“一段时间不跳还非常想呢!”据介绍,代寒月已有5000余次跳伞经历,其他六名“仙女”也有两三千次跳伞经历。(本报记者 崔木杨 通讯员 郭洪波 叶海松 记者邢世伟)
相关链接:
责编:汪蛟龙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