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后用途非农化,特别是超比例转做建设用地,已成为北京违规用地的主因之一。昨天,北京市政协农村土地流转研讨会上的一份调查显示,部分地区通过签合同进行土地流转的比例还不足30%,土地流转后的用途缺乏监管。
近半农村确权土地流转
截至去年底,北京农村土地流转的面积达217.9万亩,占全市土地确权面积的45.7%。土地主要采取转包、出租、股份合作、转让和互换五种形式流转,其中转包土地超过半数。
由于大规模土地较受流转市场青睐,部分地区开始尝试先将土地农户流转至集体后,再进行规模经营或集中流转给企业。市农委统计,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土地流转的收入去年升至119元,5年翻了5番。
少数土地流转后非农化
今年8至9月,市政协部分委员赴通州、大兴等区调研土地流转问题,发现目前仍缺乏土地流转适宜性的标准、土地流转价格指导,而当土地流转出现纠纷时,也无有效的处置办法。调研指出,少数地区还存在流转后非农化现象,特别是超比例转做建设用地的,成北京违规用地的主因之一。
调研显示,真正以合同达成流转关系的比例还很低,部分地区甚至还不到30%。因此,委员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制订农村土地流转新意见,除了要建立指导价外,以合同规范管理也势在必行。(记者傅沙沙)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