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对公众开放。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本次展览分为序展展区、综合展区、专题展区和展望展区四大部分,其中专题展区分为农业、科教、文化、开放型经济等12个单元,展览系统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日电(张蔚然)新中国六十年成就展二十日在北京展览馆迎来公众开放日第一天。成就展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人民创造的十大难能可贵精神。
这些精神包括: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
中央党校叶笃初教授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最基层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一种精神的落实与发扬,更离不开最基层的群众。
这十大精神跨越了从建国之初到新世纪的六十年,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成就展用简练的文字指出,这些精神极大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对十大精神的说明文字中,六次明确提到了“奉献”,八次强调不畏困难品质的重要性,两次用到“自力更生”一词,三次指出要信赖科学,三次提到“求实”、“求是”。在抗震救灾精神介绍中,特别提到了“以人为本”。
一九五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一九六0年,雷锋入伍,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事情在当时传为美谈,一九六二年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二十二岁,雷锋精神传遍全国;大庆精神产生于六十年代,石油工人王进喜当时曾说“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还是在六十年代, 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使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抗洪精神产生于一九九八年,那年中国南方遭遇特大暴雨,数百万军民共同抵御洪水侵袭。
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新时期创业精神均形成于二十一世纪,它们的形成都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SARS疫情爆发、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
叶笃初表示,这十大精神涵盖范围很广,包括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群体。同时,在其中几大精神的形成过程中,都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的重要作用。从这点上看,这十大精神与建国前所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前后相继的,体现了一种互相辉映的关系。
叶笃初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参加工作,经历了战争年代中最艰苦的时期和准备全国解放的年代,他亲历了十大精神形成的各个阶段,并对它们感同身受。他强调,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离不开最基层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任何一种精神的落实与发扬,更离不开最基层的群众。只有这样,十大精神才能发挥出最积极的力量。
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谢春涛教授指出,十大精神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还反映出社会理念的变迁与进步。它们都强调“奉献”、“艰苦奋斗”,这是共性;后期的精神更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本身就体现了社会理念的进步。(完)
相关链接:
责编:汪蛟龙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