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2008年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38.2%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刘心惠、孟华、梁钢华、李荣)那里曾是一片盐碱荒滩,“种树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进灶膛”……而今,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正在崛起。
看着眼前的现代化码头、高楼、厂房,滨海新区的开拓者、原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感慨万千:“当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天津滨海新区的巨变,是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沧海桑田的缩影,也是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例证。
我国东部地区以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东部的海岸线旁拓出了一片改革发展的热土。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犹如三个动力强大的引擎,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正发挥着引领全国发展的作用。
三大经济圈领跑全国经济
让叶迪生深感自豪的是,到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比1993年增长30倍。空客A320飞机、新一代大推力火箭、3000万吨原油等支柱产业基地成长壮大。
而在旧中国,天津虽然被称为中国现代工作的发祥地,但在1949年,全市的经济总量仅有4.07亿元,只能生产有限而简单的工业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天津加快了发展步伐,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新中国成立60年间,天津市以年均10.6%的经济发展速度,2008年经济总量突破6000亿元,“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初步显现。
从天津跨越式发展的轨迹中,可窥京津冀经济圈快速发展之一斑。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京津冀经济圈仍然显现出巨大活力,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超过9%,稳固了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地位。
在蕉风椰雨的南国,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创造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珠三角。30年前,珠三角以桑基鱼塘闻名,产业单一、经济落后,而今,这个地区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密集的城市集群。从2002年到2008年,广东GDP年均增长14%左右,高出全国同期水平近4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大关,最高的深圳人均GDP达12932美元,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
深圳,30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贫穷的人们纷纷偷渡香港,30年后的今天,它成了一个创造世界经济奇迹的现代化大都市。
江南,在文人墨客笔下,是人间天堂。而今的江南,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变得更加现代和繁荣。前不久,长三角经济“半年报”出炉: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长三角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依然稳定在20%以上。长三角“以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产生全国两成以上经济总量和财税收入、近四成进出口总额”。
“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说。
昔日人们不愿过去居住的浦东,现在建设现代化的金融中心;苏南已成为中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之一。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说,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大批企业在内地,东部地区的领先地位并不突出。现在,东部地区完成了率先发展的历史使命,其中的三大经济板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说,三大经济圈中的城市群总人口约占全国的20.6%,土地只占1.1%。经过60年的发展,三大经济圈的GDP占了全国总量的约40%,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全国的85%以上,进出口额占全国的75%以上。
不仅经济“块头大”,而且其勇于创新的胆略、大开大放的胸怀,为全国其他地区创造了经验,并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