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内务部、人民外交部……一座不大的祠堂,装下了新生共和国的权力机构。地处瑞金城外叶坪的谢氏祠堂,今天已成为当地“红色旅游”的主要支柱。每天,成百上千的游客都会走进祠堂大厅,参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办公地——与历史古都旅游中常见的富丽堂皇的宫殿相比,被木板隔成的这15个小房间和简陋的桌椅,带给游客们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震撼和思考。
共和国政府的办公地,简陋的似当地普通农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之初就宣布,‘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江西赣州市委党史办原副主任凌步机说,新生的红色政权成立后,立即着手解决困扰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土地问题。
“深知中国农民疾苦的毛泽东,始终将眼光盯在农民最为关心的土地问题上。”凌步机说,早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颁布了第一部关于农村改革的法律文件——《井冈山土地法》。
农民获得土地,工人实行8小时工作制,妇女翻身解放,全体苏区人民享受民主权利……在四面是敌、经济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红色政权,坚定地走自己人民政权的道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瑞金曾一度改名瑞京。“美国英国比不上兴国,南京北京比不上瑞京”……面对当家做主的新生活,苏区人民由衷赞叹。兴国党史研究者胡玉春说,当时仅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竟有8万人参加红军——一次次艰难的反“围剿”,显示出苏区人民对新生共和国的珍视。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一首兴国山歌,记录了当年红色政权的新风气。
“毛泽东说,党开辟了人民政权的道路,因此也就学会了治国安民的艺术。”瑞金市党史研究者刘良说,正是从瑞金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第一次获得了执政兴国的经验与教训。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