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辞海》面世在即 编纂负责人接受本报专访提前解密
我国唯一一部综合性大型辞书——《辞海》,自1936年出版发行至今已有70余年。由夏征农和陈至立先后担任主编的第六版《辞海》修订编纂工作于7月底完成,目前已进入印制阶段,将于国庆六十周年前夕与读者见面。
皇皇巨著,十年一修。第六版《辞海》的修订背后有些什么样的故事?新版《辞海》增减了哪些内容?近年来风头无两的“超女”“PK”“囧”等新词会不会收录?新版《辞海》计划推出的网络版会是“免费午餐”吗……日前,记者专程赶赴上海到辞海编纂委员会“探营”,专访了《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和《辞海》编委、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彭卫国。
新版《辞海》八大看点
1 总词条数近13万条,比第五版增加了8%,总字数约2200万字,比第五版增加约10%。新增条目1万多条,词条改动幅度超过1/3;删去条目约7000条。
2 增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相关系列条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系列化。
3 首次增收现代汉语,突破历版《辞海》只收古汉语惯例。“超女”“囧”等落选,“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入选。
4 首次增收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作品,弥补中国现代文学史条目空缺。《红岩》等入选。
5 陈省身、王选、华国锋、巴金、谢晋、叶利钦、萨达姆、苏哈托等人物首次入选。
6 新收录两位广东籍人物:“中国民俗学之父”、海丰人钟敬文和著名电影演员、番禺人谢添。
7 五卷彩图本定价1080元一套;年底前后推出四卷普及本;一卷缩印本明年一季度面世。
8 计划推出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辞海》手持阅读器和《辞海》网络版。
编写词条作者 多达2000多人
作为中国辞书史上的一座丰碑,《辞海》的历次修订改版都不是简单的增减。第六版《辞海》,比1999年的第五版“增容”不少。据初步统计,总词条数近13万条,比第五版增加了8%。
如此鸿篇巨制,海量信息,增、删、改,由谁来决定,经过哪些程序才可付梓呢?
第六版《辞海》编纂从2005年11月就开始启动。第一个阶段就是收词。即确定各学科词目单,包括需要增删的条目。
2006年上半年,开始进入作者修订和编写词条阶段。
《辞海》条目分甲乙丙丁级,字数从400字到20字不等,每一个条目都是知识的高度浓缩。
出版社收到稿件后,先由编辑初审,再由主任复审,总编辑、副总编辑终审。同时还有18个专项检查组进行专项检查。为了把错误降到最低限度,稿子进入编辑程序后要经过23个环节。
编写词条的作者多达2000多人,整个出版社的编辑有70%~80%参加编辑,还邀请了79位资深编审进行三次通读。
对话第六版《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
每一版都是中国发展里程碑
巢峰,曾任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从1978年至今,长期担任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副主编、常务副主编,经历了《辞海》前后四个版本修订编纂工作,编了35年的《辞海》。
记者:您经历了《辞海》前后四版的修订编纂工作,能说说这个过程中的故事吗?
巢峰:《辞海》第一版即1936年版。它最早启动于1915年。动议人是中华书局的创办者陆费逵。到1936年,《辞海》出了上册,1937年出了下册。当时有四位主编,1928年被聘为主编的舒新城是其中之一,他出力最大、最多并最后完成编纂。
第二版即1965年的“未定稿”。舒新城是新中国成立后《辞海》第一任主编。他病逝后,陈望道先生继任主编。1965年,《辞海》编纂完成,但只是内部发行,我们称之为“未定稿”。之所以内部发行,就是想先听取一下意见再公开发行。孰料,第二年,“文化大革命”来了,“未定稿”夭折了,但它首创了新中国辞书的编纂,意义重大。
第三版即1979年版,它较为准确、客观地评价了历史,可以用“拨乱反正”来概括。
1978年开始修订时,舒新城和陈望道都已离世。我1978年被平反,并出任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夏征农继任《辞海》主编。1979版《辞海》发行了300万套,一时间洛阳纸贵。
第四版即1989年版。由于时间充裕,这一版比较系统和成型,因此可以用“后出转精”来概括。从那时起,开始流行“对不对,查《辞海》”这句话。
第五版即1999年版。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推出“彩图本”,用了1.6万张图片,成为中国第一部全彩印大型综合性辞书。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