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塞上好江南
——中国五大自治区成就展之“如诗如画宁夏川”展览侧记
新华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贾楠)金色的圆顶高擎着一弯“新月”,雪白的墙壁镌刻着精美的浮雕……在中国五大自治区成就展之“如诗如画宁夏川”展览的入口处,中华回乡文化园大门模型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留影。自25日开展以来,已有大批观众前来参观。
走进展厅,“关怀宁夏——春风如海浴塞上”、“人文宁夏——最是沧桑起风情”、“辉煌宁夏——花儿声声唱新篇”、“和谐宁夏——同心掬得满庭芳”、“腾飞宁夏——凤凰展翅舞中华”五个部分的展览用近200幅丰富多彩的图片,以及翔实有力的数据、栩栩如生的模型、雕塑和民居实景,向观众展示了享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光溢彩的发展成就。
“宁夏的变化真是太大啦!”海南省委党校教师夏鲁平观展后感叹道。1976年,正在内蒙古自治区插队的知青夏鲁平来到银川实习。“那时候,银川是‘一个公园三个猴,一个警察看两头’,小得很。”
时隔30年,当夏鲁平于2006年再次回到宁夏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我都认不出来了!有条街修得比长安街还长,原来住的小平房早就变成了高楼大厦。”
展厅内摆放着一部打开的“投影电子书”,左右书页分别用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展示着60年间宁夏的发展变化:唐徕渠两岸,光秃秃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楼房林立的社区;新华商业街上,从路灯比房子高、“交通基本靠走”,到大型商场云集、公交车出租车排队;从1958年宁夏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到高速电力列车奔驰在轨道上;从用旧砖石搭建的银川图书馆到镶嵌着玻璃幕墙的宁夏图书馆;从骑毛驴走亲戚到出租车招手停;从两层楼高的人民影院,到全国连锁的万达影城……
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的杜淑君老人在电子书前久久驻足,仔细观看。“看到少数民族地区有这么大的进步,作为普通公民,我感到自豪!”她说。
30年多前,杜淑君也曾在民族文化宫看过关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展览。“那时只有这种黑白照片。”她指着电子书左边的书页说,“现在新旧一对比,进步真是太快了!”
展览图片显示,宁夏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7亿元增加到2008年1099亿元。改革开放30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6元增加到1.2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6元增加到3681元。
作为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既有浓郁的回乡风情,又有醇厚的黄河文化;既有雄浑的大漠,又有秀美的“塞上江南”。目前,宁夏是全国4大自流灌溉区和12个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正在建设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南部黄土丘陵生态农业示范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行政学专业大四学生薛红立深有感触地说,展览上大量的数据、图片,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大步提高。因此,要坚决维护民族团结,“这才是识大体、顾大局的表现”。
在展厅入口处的留言簿上,写满了观众对宁夏的祝福:“祝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明天更好,祝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更高”;“去过三次宁夏,发展越来越好,愿未来的宁夏更美好”;“掀起盖头来,宁夏更俊美”……
据了解,展览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共同主办。展览将于9月17日结束。
相关新闻:
责编:张仁和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