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凌晨到夜晚训练十五六个小时
南京是全国的四大火炉之一,每年五月份就热得不亦乐乎,树被晒得卷了叶,沥青路被晒得出油,不说干活流大汗,就是晚上睡在床上也汗流浃背,第二天早晨准能在你的床下发现一团汗渍。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湘军方队开始了阅兵训练。每天从凌晨到夜晚训练十五六个小时,反复锤炼着每个动作。
这其中,我们百分之六七十的同学手背晒得脱了皮,脚底打了泡,胳膊和腿红肿,身上起了痱子,有不少人的下身还得了潮湿病。又痛又痒,却从没有人叫苦。在炎热的天气里,进行单兵和班(即一个20多人的横排面)训练,还不感到很热,当全方队10个班200多人集中在一起进行阅兵式、分列式合练时,每个横排面的20多人肩并肩,前排与后排的距离仅80厘米,活像一堵厚厚的城墙,一点风都吹不进去,处在队伍中间的同学们不仅感到温度骤然上升(据医生测量一般都在摄氏60度上下),如同站在锅炉房中被蒸烤似的,而且汗臭味也扑鼻而来。
大家汗流如雨,头昏眼花,不时有人晕倒在地,但大家仍始终坚持训练。有的人平时走路有习惯性的“外八字”或“内八字”,这对方队分列式排面的稳定影响极大。为了全队的荣誉,就每天晚上睡觉时,在两脚之间夹上一个小沙包,用被包带把脚捆绑得紧紧的,强行改变腿形。因为捆绑得过紧,时间过长,脚都青肿了,好长时间都下不了地,但这些同学从不叫一声痛。
还有一位同学,因家境贫寒,前胸发育不够丰满,使20多人的横面胸线很难形成一条直线。为此,他在后背上捆绑了一个木架。在前胸夹上一个用棉花做成的小包,(如同现在的“背背佳”),经过3个多月的痛苦锻炼,终于使他的前胸挺得硬硬的。
许多人为做到踢脚有力,踏地有声,在腿上捆绑沙袋进行训练。由于训练量大,人人食量大增。我们用的餐桌是80×80厘米的,每桌8个人。有位爱开玩笑的同学把桌子的四周都摆满馒头,然而被8人全吃光了,平均每个人吃了40厘米长的馒头。这件事,以后便成了笑话,到处流传。同时,皮鞋和衣服坏得特别快,每人三双皮鞋不够换补,4个月5套衣服不够穿。
凌晨2时开始向天安门广场进发
受检的时刻终于来临。1958年9月30日下午,我们“湘军方队”停止了训练,转入受阅时的着装和卫生准备,熨衣服、擦皮鞋、缝衬肩、钉领花、安肩章、洗澡、理发、刮胡须忙个不停。下午5时,大家都穿上受阅着装列队检查,全队人员配带的肩花都是中尉或上尉,这些平时晒得黑油油显得有些老成粗放的“老兵”,一下子变得年青、标致、威武了;在激动心情的催促和新式着装的反光照耀下,每个人的脸面变得白中带红、可亲可爱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