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卫生部长陈竺:我国甲流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CCTV.com  2009年08月23日 04:1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专题:中国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

  在全球感染人数超过18万,死亡人数接近1800人时,中国甲型H1N1流感感染人数不到3000人,仅有1例重症病例,没有死亡病例。

  基于这样的事实,卫生部部长陈竺在8月21日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上说:“中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也在会上表示,中国积极努力应对甲型H1N1流感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努力为世界防控甲型H1N1流感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众多且密度高、流动量大,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等甲型H1N1流感高危人群基数大。面对如此不利的客观条件,中国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赢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鉴于6年前应对非典时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政府在接到世卫组织通报甲型H1N1流感的当天,便打响了防控甲型流感疫情的“发令枪”。

  4月30日,一个由卫生部牵头、33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成立,下设8个工作组以及1个专家委员会,并且确立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防控原则。

  在这一机制指导下,从防止疫情传入到加强重症救治,中国始终走在疫情变化的前头,掌握防控的主动权。

  在尚未出现病例之前,中国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如登机检疫、体温检测等。一旦发现确诊病例便尽全力追踪密切接触者并实施医学观察。

  这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宁可隔离千百例“疑似”也不放过一丝隐患的做法曾一度被国际社会质疑为“反应过度”。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表示,面对一种新疾病,防控早期采取大规模隔离是必要,事实证明这一举措减缓了疫情在中国的传播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也曾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过程中作出了“非常有力的反应”,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后,随着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病例、首例二代病例、不明原因本土病例以及聚集性发病的出现,中国的防控措施也从全力围堵病例输入逐渐向“外堵输入、内防扩散”转变。

  7月8日中国对防控策略进行了一次大调整:对密切接触者由原来的集中医学观察改为居家或住地医学观察。

  曾光指出,这并不是对此前策略的否定,恰恰是实事求是、科学防控的体现,是依据对疾病的认识以及疫情进展所做出的决定。

  陈竺说,每一项重要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都是基于对疫情和防控形势的动态分析,基于专家们的广泛、深入论证。

  基于甲型流感病情相对温和的事实,中国对确诊病例实行分类救治和管理,轻症病例可居家隔离治疗。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一调整旨在确保合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同时,中国在疾病研究方面也牢牢掌握着主动权。疫情暴发初期,中国便紧急启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应急科研项目”且捷报频传:特异灵敏的快速试剂盒投入使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成功开发研制出抗流感病毒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中国率先完成甲型流感临床试验,北京科学公司生产的疫苗安全有效……

  陈竺说,这些成果为应对秋冬可能的第二波疫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