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开闸泄洪的三峡大坝。 新华社记者 吴 植摄
本报讯 记者杨学聪报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家先后投入上万亿元资金用于水利建设,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跃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6万多座,堤防长度28.69万公里。水利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据水利部统计,自1949年以来,全国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达3.93万亿元,减淹耕地1.6亿公顷。每年因洪涝灾害伤亡人数呈大幅度减少趋势。
60年来,水利工程年实际供水量达到5000多亿立方米,基本满足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用水需求。累计解决了2.7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到2004年底基本结束了我国农村严重缺乏饮用水的历史,2013年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60年来,我国的灌溉事业不断发展,农田灌溉面积从2.4亿亩发展到8.77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每年在这些可灌溉耕地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三,生产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都占90%以上。
60年来,全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设基本农田1.95亿亩,营造水土保持林6.95亿亩。全国植被覆盖率提高11.46%。
60年来,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5万多座,装机容量51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在建规模达2000万千瓦。
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水利部将系统总结我国长期治水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谋划好水利发展的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人民群众的防洪安全将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洁的饮用水,水环境和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水利格局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编:许桂梅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