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青川县板桥乡浮寨村灾后农房重建示范点,一位村民正在给房屋柱子上桐油。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新华网成都5月7日电 记者手记:带着春的色彩重访灾区
新华社记者 郑晓奕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四川地震灾区。去年地动山摇、九州同悲的时候,我远在新加坡做常驻记者,只能一边天天盯着电视新闻里灾区的画面,流泪;读着同事们前赴后继进入灾区发出的稿子和照片,流泪。一边做着力所能及的配合报道:采访从灾区撤回的新加坡救援队,还有驻在国民众的踊跃捐款和赈灾筹款电视晚会。
那个时候就暗下决心:一周年,一定要去灾区看看。是源自“大事发生时我不在现场”的职业遗憾,更是因为感动于不屈的灾区人民和无数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灾区故事。
终于成行。收拾行装的时候,到过灾区的同事提醒:防水的冲锋衣和鞋是必要的,山区进入雨季,夜里冷,下村镇的路也泥泞;吃得不讲究,治腹泻的药也要带一些。一一照办,但是心想,怎么说情况都比去年好一万倍吧。这么想的时候,鼻子有点酸,天公无情、川人不屈、国人一心的去年景象好似又在眼前。
不能再掉泪了吧,悲伤已经浸染得太多。一周年,虽然不能缺席怀念和铭记,但是把坚强写在脸上似乎已是我们的习惯。主观上,我们总强迫自己,余悲还在,亦要以歌当哭。
可是,流泪和悲伤怎么忍得住?伤口仍在,拿“一周年”的棍子去戳,一定痛彻心扉。添了两包纸巾到采访包里,像是准备去看一部事先预告会感人泪流的电影,我有些愧疚。
听说“5·12”纪念日临近,灾区越来越热闹,一拨一拨媒体记者涌入,地方宣传部门疲于应付,“明星”灾民已能熟练面对镜头。
寂寞是生者的尊严,受伤的心宁愿躲在角落里舔舐伤口。似乎只是媒体,在准备一场“一周年”的悲情盛宴。记者这个职业有时候很残忍。
给新加坡救援队队长黄浩泉中校发电邮,告诉他我要去灾区采访。他曾率领55人的救援队在震后第四天抵达什邡市红白镇展开了历时一周的搜救行动。他回信说,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希望了解灾区一年后的情况。他又说,他相信四川人性格坚毅,定能逐渐恢复生产生活。
我知道了,作为记者重访灾区,不是去凑热闹,不是去揭伤疤,而是去了解灾民们生活恢复得好吗,创伤是否稍稍平复,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忙;是去向灾民致敬,去感受他们的坚强乐观向上,再把这种精神传递出来。我想黄浩泉中校一定想让我告诉他这样的消息。
临行前,细心的同事又嘱:不要穿红的衣服去,可是……也不要穿得过黑,毕竟春来了,带上春的色彩吧。
相关链接:
责编:张仁和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