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四川地震后大量竹子开花 威胁大熊猫生存(组图)

 

CCTV.com  2009年01月16日 08:2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京报  

  救助熊猫之路

  四川省对大熊猫保护区的灾后重建规划已经报到国家林业局

  与普通人忧虑大熊猫的吃喝问题不同,王大军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人的安置问题。

  他分析,卧龙的房屋、设施损毁严重,首先严重影响人对大熊猫的监测、保护能力;同时地震也会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从而可能影响大熊猫。

  在卧龙保护区山内,目前还散居着5000多农民。王大军说,比如地震后电没有了,人要取暖,会砍树,加大对森林的破坏,进而影响到熊猫栖息地;还有可能,地震造成人的食物短缺,打猎的有可能增多,从而增加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压力。

  王大军的上述观点形成论文,发表在了9月号的美国《保护生物学》杂志上。

  他认为,抗震救灾最紧张的时刻过去了,但是支援还应该持续跟上。“首先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尽快安顿好保护区职工后,才能加强对大熊猫的巡逻,监测”。

  杨旭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介绍,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复保护区管理大熊猫的能力。卧龙基地的道路、房子、车辆、通讯都损毁严重,保护区下面的保护站被地震毁掉了4个,人员也有伤亡。

  四川省对大熊猫保护区的灾后重建规划已经报到国家林业局,还没有批下来。

  杨旭煜介绍,总体规划是8年完成,通过人工林改造,种竹子,种树,重新营造大熊猫栖息地,修复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地带,“保证大熊猫总的栖息地面积不减少,甚至增加一些”。

  “地震对大熊猫的影响不会很快消失,不是1年,5年,可能是10年,20年的事”。杨旭煜说。

  眼前紧要的事是,震后首个冬天,大熊猫怎么过?

  对此,杨旭煜也有些无奈,“我们不知道,要看熊猫的反应,随时做出我们的调整”。

  四川省林业厅已经下文,要求保护区加强巡护监测。

  希望病饿的野生大熊猫孤立无助时,正全天候命的救治应急小组能出现在它们面前。

  记者 杨万国 记者 张涛 摄

责编:张仁和

5/5 < 1 2 3 4 5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