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结合短期影响我主要谈一下主要经济体在09年的走势。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景的时候,现在各方的判断差异非常大,究竟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什么时候能够触底,我们只能从历史的经验中进行推断。
谈到前景,至少有三个因素必须要考虑。第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因为这场美国房地产价格的调整始于2006年初,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三年,价格跌幅已经超过了30%。但是最新的统计仍然显示,美国的房屋开工率和房屋销售量,以及价格仍在持续下跌。从调整的周期长度和幅度看,我们认为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这是第一个,预计美国房地产市场应该在2009年的下半年触底。
第二个因素就是联合救援的效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大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对经济的联合干预,这在以前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形成了反差,这种干预有金融领域的,比如连续的降息,美国的利率已经逼近零,中国三个月里面连续5次降息。欧盟、日本纷纷降息。在财政领域,美国的大规模救援,以及美国下一任总统对新的救援计划,欧盟、日本的救援计划已经纷纷推出来。关键是这种干预对人的信心能够起多大作用?从财政政策以往的经验看,它的产生效益在两个以上,就是滞后在两个季度以上,因此我们说在2009年的第一季度结束,或者是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这一段时间,就是3―5月份的时候应该可以看到效果。
第三个因素就是实体经济衰退对金融市场的反作用。到2008年第四季度之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主要是来自于金融,金融领域出问题,首先波及到金融市场,只要看一下美国道琼斯指数就可以看出来,在今年上半年之前下跌幅度都不大。虽然美国几大投资银行的破产和被收购以后出现了大跌,主要是因为金融机构出问题了。
李向阳:到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从美国波及到全世界,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日本经济和欧元区经济从2008年第二季度进入负增长,美国经济从第三季度进入负增长。未来一段时间内,三大经济体仍然是负增长。这种实体经济的衰退,反过来会不会诱发金融市场的第二轮动荡,这是人们担心的问题。因为在30年代大国危机期间,就出现过这种先例,就是源于金融市场的危机,波及到实体经济以后,再形成对金融市场的第二轮危机。
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我们仍然坚定,这是我们在去年10月份的判断,就是在2009年的下半年,金融市场应该趋于稳定。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金融市场趋于稳定,并不等于马上就进入V字型判断,它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个滞后期,而美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低速增长。这是第一个问题。
李向阳:第二个问题,谈一下国际金融危机的短期影响。关于短期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我们说对几大经济体,首先看美国。美国在2009年前景不妙,首先看消费,由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连续下跌,带来了大量严重的负财富效益。有最新的一项统计,截至2008年10月份,与2007年相比,美国仅共同基金就损失了2.4万亿,美国的养老基金市值损失了9万亿,这还不包括美国的房地产市值的下跌,这样由此可以看到,美国的私人消费在短期内很难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从投资的角度看,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信贷紧缩和惜贷现象仍然非常严重。从出口看,美国经济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美国的净出口是“三驾马车”中唯一一个对经济增长起正面作用的,但是随着美元汇率的走强,美国净出口这一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前景也不是太好。因此大家普遍认为,2009年,美国的经济全年会是负增长,下降的幅度在1%左右,最悲观的是1.5%。
李向阳:欧元区经济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比较深,因为很多美国人发行的次级债、次贷都让欧洲的金融机构买走了。但是另一方面,欧洲的金融机构又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它是全公银行制,也就是它的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是合二为一的,这和美国的管理形成了很明显的反差,而这种差别使得欧洲的金融机构面对次贷危机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因为次贷危机在美国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投资银行,因为投资银行没有人监管,它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是分离的。
由于这么一个外部冲击,欧洲的私人消费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零上下。投资方面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主要是和金融机构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有关。欧元区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了负增长,一个很重要的拖累因素是它的净出口。因为欧元在今年第三季度出现了迅速的升值,最但是最近三个月里面,欧元的汇率又开始回暖,这对欧元区的未来可能是一个促进作用。
李向阳:综合上述因素,欧元可能在2009也是负增长,但是程度会比美国轻。在发达国家三大经济体里面,日本经济受次贷危机的程度是最轻的。就金融体系来说是最轻的,但是由于日本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需的国家,因此日本无论从消费、出口、投资方面都受外部冲击非常大。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日本在过去两个季度中,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负数,这在日本多年的历史是非常罕见的。也就是说,日本的出口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再成为经济的发动机。这就表明,外部冲击对日本的经济影响非常大。
第四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三大经济体明年全都是负增长,这在第二次大战以后是第一次。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去年的时候,很多人考虑是脱离发达国家,实现独立的增长。现在看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新兴市场经济体已经开始紧缩,在未来一年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速仍然会继续下调,但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全球经济的亮点就看新兴市场,尤其是“金砖四国”。
这是对几大经济体的简单分析。
李向阳:这是对几大经济体的简单分析。综合起来,全球经济增长率明年大致在2%上下。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11月份的时候,很多媒体报道说,IMF是2.2%左右,后来突然间说世界银行出来是0.9%,经过增长率又下调了一半多,实际上这是一个统一口径的差异。因为世界银行使用的是汇率指标,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是购买力评价指标,每年都有差异。世界银行有一个购买力评价指标,世界银行对明年的预计是1.9%,所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差异在2%上下。2%是什么概念呢?在过去10年间,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大致在接近5%。这就可想而知,这个2%对全球经济意味着什么。
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个影响就是全球通货紧缩影响,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在一年前,发达国家考虑最多的是通货膨胀,而在一年以后,我们又不得不面对通货紧缩。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短缺。而这两点在未来一年内仍在继续加剧。主要国际组织预测,三大经济体明年通货CPI也在1.7%左右。在经济学里面,如果通货膨胀率低于1%,就可以认定它已经进入了通缩状态。所以发达国家现在力图避免的一个结果是经济下滑,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并行,防止出现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最糟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