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基](四)做好灾区农民工工作。各级农民工工作协调机构及时掌握输入地灾区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安抚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对要求返回灾区的农民工足额支付工资,切实维护职工的基本权益。积极引导用工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稳定,确保农民工从灾区返回后能够顺利、稳定就业。 [ 2008-07-31 10:28:30 ]
[尹成基](五)为灾区提供人才支持。根据灾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我们及时为灾区补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支持。加强灾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以及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积极帮助灾区恢复重建引进国外智力。分别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17个部门开展了23批次表彰,共表彰90个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129名系统“抗震救灾英雄”。 [ 2008-07-31 10:31:52 ]
[尹成基] (六)编制恢复重建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会同灾区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摸清灾区公共就业服务场所、社会保险经办场所、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技工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受损情况。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全国对口支援的范围和统一要求,指导有关支援省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对灾区提供支持。 [ 2008-07-31 10:32:52 ]
[尹成基] (七)组织实施技工院校对口援助。安排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本地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积极接受灾区学生继续在对口专业学习,已有2700名灾区学生转移到北京、江苏等16个省市继续就读。对在地震中成为孤儿、并有意愿就读技工院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组织到各地技工院校学习。 [ 2008-07-31 10:33:36 ]
[尹成基]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继续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灾区就业。一是将解决灾区劳动者就业问题纳入恢复重建规划统筹考虑。鼓励灾区恢复重建企业和其他地区援建单位在恢复重建中优先吸纳受灾地区劳动者就业。对重灾区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当地因灾失去工作的城镇职工,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二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根据灾区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总体安排,开发废墟清理、伤员看护、治安维护等公益性岗位。三是鼓励灾区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 2008-07-31 10:37:13 ]
[尹成基]四是鼓励和组织各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到灾区定向招工,帮助灾区劳动力有组织地劳务输出和异地分散就业。五是切实做好受灾地区零就业家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技校培训援助计划。六是积极预防和调控失业。加强对就业形势特别是地震对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对因地震引发的失业和岗位流失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对短期内失业人员激增、失业率攀升等情况,妥善采取措施,做好失业调控工作,积极预防和避免因灾规模性裁员行为发生。 [ 2008-07-31 10:38:06 ]
[尹成基] (二)继续确保待遇发放。一是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二是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帮助四川等灾区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缺口问题。三是认真核查情况,抓紧进行工伤认定等工作,及时兑现工伤保险待遇,开展工伤康复援助行动。四是加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推动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增强应对和化解风险的能力。 [ 2008-07-31 10:38:28 ]
[尹成基](三)继续稳定职工队伍。一是指导灾区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恢复重建期间尽最大努力稳定原有职工队伍。随着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尽快帮助职工重返工作岗位,依法支付工资报酬,妥善处理争议,努力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二是抓紧研究涉及企业职工安置、劳动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职工基本权益。三是会同工会等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共同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和安抚工作,保持职工群众的思想稳定。 [ 2008-07-31 10:38:52 ]
[尹成基] (四)继续为恢复重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一是开展人才对口支援工作。二是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加强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三是加强灾区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四是做好受灾地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的安置工作,对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指导灾区党政机关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五是选择推荐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优良品种和适宜推广的栽培技术,用于灾后重建。六是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七是妥善安置好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并纳入今年转业计划的军转干部。 [ 2008-07-31 10:4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