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平方米”新政备受关注
记者:都江堰市宣布,房屋损毁的受灾居民提出救助申请,每户一概获得70平方米的安置房,是“一刀切”?
刘俊林:必须认识到,这不是一个“补偿”政策,而是救助。我们必须看到,现实中群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相当一部分群众无力背负这种损失,尤其在短期内。因此我们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提出这种救助政策。
我们计算过,灾前大概40%的群众居住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20%的群众接近这个居住面积,等于说我们有60%以上的居民可以得到灾后实质的救助和改善。我个人认为,这是道义层面上很有价值的做法,也体现了政府对灾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记者:重建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刘俊林:一个中等城市20万的人口,一瞬间居无定所,你说他们何去何从?灾后这么多天了,很多灾民得到了初步的安定,对灾后长期困难坚持的压力开始出来了。
失去亲人的悲痛,经济的打击,残疾的身体,带来很多对现状的冲突和不满,因此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我们不能逃避,必须有思想准备去面对。工作中注意逐渐为群众考虑未来的需要,比如收入、就业、康复等。
还有,不少自救外逃的群众逐渐回到家园,他们“回流”增加了城市的压力,我们的物资缺口可能会加大。但是也必须看到,大部分的群众都有共同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他们对未来有着极大的希望。(邱瑞贤)
责编:霍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