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
找中介遭遇毁约
老孙分到的这套房子,在北五环外的安宁庄。直到现在,他和老伴、儿子一起仍住在这个面积不到57平方米的房子内。房子没有客厅,他和老伴的卧室充当了客厅,儿子则住不到10平方米的小间。
这间小房子也不是长久之计。老孙的儿子今年1月4日刚过完30岁生日,他正在上电脑培训班,希望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儿子这么大了,也该成亲了,但一跟他提,他就说,房子、工作都没有,这事不考虑。”老孙开始留意周边房子的价格。
2006年春天,老孙看中了同一小区内的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售价才35万。“这35万的房子,我得贷款买,我也顶多能付10万块钱的首付,有5万还得回老家向亲戚借。”老孙说。
老孙当时交了1000块钱押金,但签合同时,中介却反悔,说出价太低,要涨价。一气之下,老孙拿回了押金。
在这之后,老孙便眼看着房价噌噌往上涨,“我们隔壁小区的房子,2005年卖4300一平方米,现在一万三!”说到一路高涨的房价,老孙直咂舌。
-被阻
经适房申请条件不符
去年,在报纸上看到经济适用房购买标准调整的消息后,老孙重新燃起了买房的希望。他清楚地记得街道发审核表的日子是去年11月24日,他早早就去领了一张。3人户年收入低于45300元、家庭净资产低于36万元、北京户口,这三条老孙都符合。只有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这一项,老孙不符条件。
去年年末,老孙倒了三次车,从北五环外的安宁庄,摸到复兴门的北京市住房保障办。由于得了喉癌,他说话的声音就像被砂纸磨过一样,但为了说清情况获得“特批”,他费力地咬清每一个字音。
磨了一个多小时后,老孙放弃了。“四个条件都符合,就差一个不行。”老孙一直念叨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