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让村民在田间地头看见美术馆里的艺术品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9日 10:03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若怡 剪辑 及玥 ): 2020年“五一”劳动节,许鸿飞同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细细打磨着一件人物雕像。这是他抗疫系列雕塑的第八件作品,旨在纪念因公殉职的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队员王烁。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是广州雕塑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许鸿飞不仅创作出以“肥女”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作品,相继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国内各大国家级美术馆举办巡展,更积极参政议政,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献言建策。

央视网记者独家专访许鸿飞,听他讲述自己如何“用艺术记录时代、记录历史”,今年又特别关注到了哪些问题来助力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央视网记者:我之前看到您带着您的肥女系列作品周游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是在美术馆或是标志性广场这样的场所,现在又带着它们回到中国的乡村,您带着作品“下乡”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许鸿飞:我去了很多乡村,乡村的人很淳朴,田园风光很特别,如果多一些内容加进去,在各方面可能一下子就不同了。我有一个关于缝纫机的作品叫《嫁衣》:一个用缝纫机的女人。很多老人围过来,他们感觉很亲切,在摸,就说一看就知道这个牌子的缝纫机,“以前有个这样的缝纫机就很厉害了”。记忆,是一个时代的。

现在的变化又和以往有些不同。周围的田野绿化这么好,还有小池流水,鸡鸭在奔跑,小狗在叫,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场景,艺术家把这些记录下来,在城市里是看不到的。小孩能理解这种美,(将)这种场景写进作文里、画在画上,发挥想象力,以后会怀念童年的美好生活,但一定要有美学、美育在这方面介入。艺术回归田园,快乐装点生活,是乡村需要的。

央视网记者:您今年的提案关注了什么?

许鸿飞:今年主要是在乡村振兴这方面,艺术要怎么样回归到田园,让乡村同步发展,有什么能做的,可以跟城市结合的。

因为乡村振兴这方面大家都在做,我调研了很多乡村,我看到乡村已经有明显的变化了。但也有些需要调整的地方,在观念上,包括乡村的美学、公共文化服务,还有品牌推广,有些还不到位,特别是在创意这方面,从事文化创意的人比较少。产品可能还不错的,但是在包装上还有所欠缺。

我希望一些城市的人能加入,参与营销推广。我们现在基础设施都做的不错,但今后的发展肯定需要城乡多元人才的结合。观念、文化、美学推广才能做到同步,实现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所以我们要精准地参与进来解决这个问题,产生城市和乡村的良性互动。多吸引城市的人来乡村旅游、消费、投资、创业。

央视网记者: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您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

许鸿飞:诗人、作家、导演……用艺术家的这种IP去参与乡村,一起打造接地气的文创产品。比如“一村一品”,用有影响力的强大IP,去向农村的资源拓展,从村里走出去,建立乡村文化的生态,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引进优秀人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城市文化创作人才下乡,入户在乡下,一起创作、一起生活,更多文化活动走进乡村,在乡村可以找到更多的创作素材,通过这些作品,让大家知道各个乡村的传统文化、现代发展和生活特点,也会吸引很多人。(校对 李英卓)

编辑:李慧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