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巩守平:彻底的“胜利日”应该是全球的胜利
面孔 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5日 11:01

央视网消息(记者 谢博韬 康彦龙 编导 杨兆荃):2月8日,正值元宵佳节,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进驻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管了有50张病床的发热病区。

坚守武汉至今一个多月,这支队伍经历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央视网记者专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西安交大二附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队长巩守平。

 

央视网记者:您带队赴武汉抗疫已有一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对医疗队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巩守平:困难来自任务与目标,千方百计地救治好病人是我们的任务,医务人员零感染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我出征时向队员和组织的承诺,我要落实!这不是一句空话,要兑现!在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说到做到,冲在最前面,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党员干部走,自然干劲冲劲就上来了,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

第二个困难是队员的心理问题。病人的恐惧、紧张,甚至绝望,一些病患家庭的不幸,每天都在刺激着队员们的初心。队员们心理上焦虑、紧张,直到生理上心慌、失眠等成为常见的问题。

第三个困难是新冠肺炎的救治是一个以呼吸、感染和重症为主的疾病,而医疗队员是多专业团队。我们成立的医疗小组和护理小组,把专业搭配好,确保每组医护有骨干,把临床工作与驻地学习研讨相结合,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每位医护人员成为救治新冠的行家里手。

 

央视网记者:新冠肺炎疫情中,您对医患关系有哪些新的认识?

巩守平:医患本为同路人,共同战胜的是疾病,而不是医者与患者对立,曾经一段时间医患关系为社会诟病,实际上是扭曲的医患关系,受害者是医者与患者。而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完美和谐的医患关系,医者全力救治,不惧个人被感染的风险,患者全力配合,哪怕是医者的亲切问候都会换来患者的拱手感谢。

 

央视网记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巩守平:在做好当下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效防控境外输入也是当务之急。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呵护好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成果,也请民众明白,这是用生命换来的,要倍加珍惜!

 

央视网记者:在出院病人的康复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巩守平:要提醒所有出院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方案(试行)》执行,不可以个性张扬,不可以自以为然,要进行严格的14天医学隔离观察。

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期间最突出的症状就是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困难及因此引起的多系统器官功能紊乱,出院后呼吸功能的训练和康复尤为重要。此外,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调查结果,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出院后会面临着痊愈后心理危机。

请大家永远记住,我们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 

 

央视网记者:您认为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

巩守平:我的感觉是疾控体系建设客观上呈现的是“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重视程度衰减,设备设施不够,人才培养萎缩与专业人员下沉短板的现象,还有信息化应用不够,预防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民共建共享不全面不平衡,投入方面也不精准到位,多多少少存在有投入人员不到位和人员到位却无技可施的现象,重视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要求却落实不够。在工作模式与机制方面还需不断优化和重心下沉。

建议建立“首席公共卫生预防官”集体决策制度,赋予其重大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决策权、资源调配权,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

 

央视网记者:您认为期盼已久的“胜利日”何时可以到来?

巩守平:近日的数据已经呈现良好走向,但是国际社会多个国家的疫情扩散又让人揪心。我想彻底的“胜利日”应该是全球的胜利,因为外来输入以及复工复产后可能产生的疫情反复仍然不可小觑。

编辑:刘畅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