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甘肃迭部:天降神兵 奇袭天堑腊子口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8月15日 08:1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腊子口战役打开了红军通往陕甘宁根据地的星火燎原之路,是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战役。

腊子口是藏文音译,意思是“险峻的山道峡口”。它是甘川古道上一处险峻的天堑隘口,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百丈悬崖呼应崇山峻岭,易守难攻,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顾国宁: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天堑腊子口。当地人都说,“人过腊子口,像过老虎口”。当年,腊子口隘口只有8米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腊子河的水深有十几米,水流湍急。隘口旁边全是悬崖绝壁,河上当时只有一座比这座桥小得多的木桥。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北上的唯一通道。

1935年9月16日,红军决定派遣先头部队第一军第四团夺取腊子口,直接与国民党把守在腊子口的第十四师两个营的敌军短兵相接。

当时,敌军在腊子口桥对面碉堡中架起机枪,用火力封锁桥面。红军在正面发起了多次强攻,但都被敌人机枪扫射和下冰雹似的手榴弹挡了回来。交叉的火力网,严密封锁了我军的去路。

经过反复观察,我军发现了敌人防守的两个弱点:一是敌人碉堡没有顶盖,二是敌人火力都击中在正面。这两个弱点是由地形造成的:这里是一个狭窄的山口,两边全是高耸的绝壁,几乎笔直,陡峭得根本无法攀登。所以敌人在绝壁顶端没有设防,碉堡没有顶盖。如果从绝壁爬上去,就能直接往碉堡扔手榴弹。但是,这看一眼都让人眩晕的绝壁,如何能攀得上去。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 毛欢欢:我军当时召开了士兵动员大会,这个时候有个叫云贵川的苗族小战士,他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说他能爬上去。他自幼在家乡爬山采药,这样的悬崖对他来说是可以爬上去的。 当时他说,只要给一个带铁钩的长杆,我就可以爬上去。

就是这位小战士,从敌人的侧后方,开始攀登悬崖峭壁。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 毛欢欢:当时团长和政委杨成武和其他战士都在悬崖底下抬头看着他,这个时候大家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大气儿都不敢喘,就怕谁咳嗽一声,都会惊扰这个小战士。这个小战士很快爬了上去又很快下来。然后他站在杨成武面前说,政委,你看,我能上去。

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云贵川小战士再次用绳索把战士们一个一个拉了上去。王开湘率领一连二连迂回部队攀爬悬崖,杨成武带领六连战士正面强攻,战斗再次打响。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 毛欢欢:在80多年前,腊子口这个岩壁上有很多树枝,当时有很多手榴弹被岩石弹开或者挂在树枝上方,不能顺利到达碉堡当中。就在这个紧急的情况下,这位小战士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将手榴弹绑在自己腰间,然后顺着绳索慢慢下滑,当到达碉堡上方时纵身一跃,跳进了敌人火力最猛的碉堡中,献出了自己年仅17岁的生命。

 炸毁了第一座碉堡后,红军向敌人发起总攻。正面部队和迂回部队同时作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将敌军压制在悬崖绝壁上,占领了天险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中还有一位关键人物,就是藏区的杨积庆土司。攻打腊子口前,刚走出松潘大草地的红一方面军,遇到了国民党第十四师等敌军部队的严密封锁。不仅将士疲惫不堪,还面临着粮食严重短缺的问题。当红军行至崔谷仓时,杨土司下令开仓放粮。

迭部县党史办原主任 谈俊昌:杨土司不满国民党反动派的做法,他知道红军是革命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打江山的,他也被红军的精神感动。经杨土司批准,仓官把二十万斤粮食悄悄给了红军,这二十万斤粮食使红一方面军在生活上得到了补给。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里,珍藏着一枚“红军印”,记录了崔谷仓开仓放粮的故事。同时,这枚印章也是红军不拿群众一阵一线,纪律严明的佐证。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文史资料研究员 毛欢欢:红军给当时的守仓人员留下了银元,但是这些少量的银元不够承担20万斤粮食。当时红军的财政部部长林伯渠写了一个欠条,并且盖上了财政部的这枚大印。由于当时比较匆忙,大印没有被及时收起来,就遗留在了我们迭部。

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我们的红军战士心怀国家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时至今日,提起这场战役依然让人热泪盈眶,而那些峥嵘岁月,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