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刘铭庭:驻守边疆六十载,为荒漠打造“绿色屏障” | 2019最美支边人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8月03日 12:5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因为自然条件艰苦

沙漠一直被称为

“生命的禁区”

1

我国作为世界上沙漠面积广、

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

挡住风沙对于绿洲里的百姓来说

是口口相传的提醒

       “把我分配到祖国边疆去”

       1956年,还在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学习的刘铭庭,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新疆进行毕业实习,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考察。

1

       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红柳,便被这能与风沙、盐碱奋力抗争的植物深深吸引。

       与此同时,沙漠艰苦的自然条件,也让年轻的刘铭庭萌生投身祖国治沙事业的想法。

       1957年,刘铭庭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他主动给时任国家高等教育部部长的杨秀锋写下一封“把我分配到祖国边疆去”的信件。

1

       刘铭庭: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我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最壮丽的事业。

       刘铭庭很快就收到了回信,顺利加入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两年后,刘铭庭跟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走进荒漠,开始寻找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

1

       就是在那次考察中,他发现了固沙红柳新品种“塔克拉玛干柽柳”,开启了带领沙区群众利用固沙红柳征战沙海一生的传奇故事。

       柽柳,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植物,根须扎得很深,耐干旱、耐盐碱、耐贫瘠、耐风蚀和沙埋,是黄沙中最有生命力的希望。

       从1959年到1983年,刘铭庭先后发现了塔克拉玛干柽柳、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等5个柽柳新种,成为“中国柽柳家庭”1/4种数发现人和定名人。

1

       新种的发现,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把红柳更好地应用到荒漠化治理的宏图大略中,是刘铭庭的至高追求。

       随即,他便开始了对红柳的引种、育苗、造林和综合开发的长期艰苦试验和研究,在环境最为恶劣的沙漠前沿,一头扎了下去。

1

       刘铭庭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将红柳研究的成果大面积应用于固沙造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一道“人工绿浪”,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

       “下定决心挖深井,不见清水不停歇。”刘铭庭在自己的实验田里坚持培育红柳苗珠。

       经过努力,他使红柳苗珠的数量由每亩5万株提高到50万株,创造了当时新的世界纪录。

1

       1982年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风口处的新疆策勒县告急,流沙前锋在县城外1.5公里处逼近。

       反复研究后,刘铭庭决定选用红柳大面积种植固沙,利用山洪冲刷红柳种子播种繁育。这样一来,不但种子成活率高,还能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1

       这种简单有效的好办法,为红柳被用于恢复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不仅得到大面积推广,还获得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土地退化和沙漠化控制成功业绩”,刘铭庭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组尊称为“刘红柳”。

       “辛苦我一人 致富千万家”

       除此之外,刘铭庭还完成了世界首次名贵药材肉苁蓉的人工繁殖,使我国在这一领域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

       肉苁蓉又名大芸,寄生在红柳的根部,是沙漠地区的一种珍贵药材。过去,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肆意采挖野生大芸,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1

       1985年,刘铭庭在新疆生地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大芸,试图通过这种方法减少滥采滥挖对荒漠植被的破坏,同时实现人们在沙海“掘金”的梦想。

       然而,成功长出的红柳大芸却无人问津。一直到1995年,于田县相关政府部门才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沙海淘金”的办法。

       兴奋不已的刘铭庭拿出自己培育的红柳大芸苗木,开始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试验地里试种。

1

       试验地三面环沙,周围没有人家,他们自建了房屋,喝着拉来的飘着虫子的涝坝水。

       刘铭庭的妻子储惠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当看到当地家徒四壁的农民,储惠芳理解了丈夫。

1

       好在,沙地里的大芸密密麻麻,人工肉苁蓉在于田试种成功。

       “科学技术不能锁在抽屉里”。为了调动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让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刘铭庭将肉苁蓉人工繁殖研究成果免费教给了贫困的沙区群众。

1

       就这样,刘铭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沙漠纵深推进红柳林400多万亩,为群众指导种植红柳大芸50多万亩,开辟了历史上第一次“人进沙退”的新格局,许多群众也就此摆脱贫困。

       “辛苦我一人,致富千万家。”已是耄耋之年,刘铭庭仍活跃在科研和实践一线,他期望“把所有的技术交给农民,替我世世代代传下去”。

1

       “没有什么能让我停止脚步”

       在可以吞噬一切的“死亡之海”搞研究,刘铭庭多次遇到危险,也曾遭遇黑风暴等恶劣天气差点走不出沙漠,还在赶往野外的途中出了车祸,摔断七根肋骨。

       对此刘铭庭却说:“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干这个工作了,工作还得干,我不死就要干。”

1

       如今,刘铭庭的红柳大芸已走出新疆,逐渐推广至甘肃、内蒙古等各大沙区,并从沙漠走向黄河入海口,开始治理海边盐碱化严重的土地。

       退休二十多年,刘铭庭至今不愿歇脚,他希望找到另一种能够在沙漠中产生效益的物种。

1

       2017年,刘铭庭还欣然成为山东省昌邑市特聘专家,致力于研究红柳海岸种植技术。

       刘铭庭工作过的新疆生地所治沙团队也已延续至第四代人,他们将中国的治沙经验与技术带到了非洲、中亚等地区,并参与到非洲“绿色长城”的建设中……

1

当年血气方刚、满怀激情的青年

如今已是满头白发

但没有什么能够停止刘铭庭

治沙、植绿的脚步

他如同沙漠中的红柳

屹立并诠释着关于生命的极致追求!

1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