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场推迟了半个月的战斗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7月17日 10:5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7月16日从重庆綦江区来到渝东南,红三军曾在这里转战,并建立了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革命根据地。

       7月16日 再走长征路第36天 酉阳县

       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1934年,贺龙率领红三军以酉阳南腰界为军事中心创建川黔边苏区,并在此迎来了与红六军团的会师大会。

       酉阳南腰界群山清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静静矗立在这里。时间倒回85年,1934年6月,贺龙等领导的红三军来到南腰界,这里就成了红三军在川黔边的大本营。同年8月,趁红三军主力外出作战,巩固和扩大川黔边苏区,一直躲在深山老林的国民党民团头目冉瑞廷带领其团防武装,扑回南腰界疯狂杀害红军伤病员和游击队员。贺龙得知后,派部队围歼冉瑞廷。自知难以抵抗,冉瑞廷外逃搬救兵,他的儿子冉崇侯则退入大坝祠堂,妄图负隅顽抗。

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海霞: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大坝祠堂,过去这里是冉氏宗祠。当年,祠堂的周围是比眼前看到的更大的成片的水田,只有这一条独路可以进出。而祠堂的四周围着厚厚的石墙,还有瞭望的碉堡等防御工事,形成了一道牢固的防卫圈,可以说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1

       酉阳县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 白明跃: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围墙它2米多高,实际上当时的围墙有3米高,我们看到这个平台,就是当时守卫的团丁站的位置,他蹲在这个地方,你要上来他就用梭镖给你弄下去。这就是射击孔,你看里面要宽得多,里面打出去容易,外面打进来不容易。

       1934年8月28日,红军和游击大队一齐包围了大坝祠堂,组织火力准备强攻,但很快就停了下来。

       大坝村村民 冉崇群:听我父亲说,红军来了过后,冉崇侯他们就说红头发来了,如果你们不进来要如何如何,后来老百姓就被冉崇侯他们逼到祠堂里面来了,包括我父亲、爷爷奶奶,都进来的。

       酉阳县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 白明跃:贺龙知道里面有老百姓就马上叫停(强攻),我们打仗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吗,不就是为了保护老百姓吗?我们想另外的办法,不能让老百姓受伤。

       为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红军选择了暂时围而不攻。一边严密封锁,困死敌人,同时设法争取里边的群众尽快脱险,等待围剿的时机。

       酉阳县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 白明跃:围了十多天半个月这个样子,慢慢的吃的就没有了,有些老百姓悄悄就出来了。红军做了几门土炮,(用)当地的一种好的木材做的一个炮,一打就把这个城墙就轰了一个缺口。

       这一仗,红军击毙了冉瑞廷的儿子冉崇侯,歼灭冉瑞廷团防武装四十多人。

       大坝村村民 冉崇群:我父亲就说,那红军真正是来解救百姓的,百分之百的人都说红军好。

       酉阳县红色景区管委会主任 白明跃:通过打下大坝祠堂,既鼓舞了南腰界军民的势气,也巩固了黔东特区的苏区。这一仗打下来以后,老百姓发现我们的红军就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是可以追随的一支军队。

1

       追随这支队伍,不到半年的时间,红三军的人数从刚来时的3000多增加到4000多人,当地的游击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今年62岁的符宁江,父亲就是游击队员。

       红岩村村民 符宁江:“我们是工农红军,打倒土豪,穷人要翻身——”这是当年在南腰界的红军教我父亲唱的,我父亲在发动乡亲们闹革命的时候,又教给老百姓唱,我从小听所以也就会了。我父亲说,那会儿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建立了好多支游击队,有八九百人。

       红三军在酉阳南腰界呆了近半年的时间,建立了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17个区革命委员会、10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1934年10月27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酉阳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大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决定红二、六军团统一行动,由红二军团代行指挥职能。第二天,红二、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向湘西北挺进,在湘鄂川黔地区先后粉碎敌人的多次围攻,有效牵制了追击中央红军的敌人,策应主力红军长征。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今天,在酉阳南腰界,我们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的红军大学、红三军医院、红三军宣传队等旧址,多达56处。

       酉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黎洪:这些旧址经过80多年还能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跟当地百姓与红军的鱼水深情分不开。比如说,红军在的时候,在当地这座土地庙的后墙上书写了“共产党十大政纲”的宣传标语,在红军主力撤离后,白色恐怖反扑,当地百姓用稻草盖住红军留下的标语,再敷上厚厚的泥巴,今天我们才能再次看到。

       把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当年红三军团用半个月的守候替代强攻,让乡亲们记住了这支时刻记挂着人民的队伍。他们在这里播下了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这颗种子不断生根发芽,指引着当地人民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前行。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