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在石景山沁山水小区南区,垃圾分类指导员对居民投放的厨余垃圾进行称重,居民可获得积分奖励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为破解生活垃圾“混装混运”难题,本市将研究制定垃圾运输车辆标准,实现运输车的车身颜色与各品类垃圾桶颜色逐一对应,即蓝色车辆运输可回收物、绿色车辆运输厨余垃圾、红色车辆运输有害垃圾、灰色车辆运输其他垃圾,同时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垃圾收运时间等信息,方便市民监督。
8511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自2017年开始,北京市以“街道”为单元,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示范片区内既包括居民小区,也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机构。北青报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24个街道、乡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涉及4194个社区(村),5.2万余个责任主体和8511个居民小区。
自今年6月起,全市陆续对16个提交验收申请的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开展验收。据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验收标准分10大类、21小类,责任主体覆盖率、垃圾分类知晓率、厨余垃圾分出质量合格率、全品类垃圾的规范管理情况、垃圾处理全流程管理情况,都是验收的重要指标。“只有属地政府全力推动、城市管理部门系统协调、居民和社会单位积极参与、物业履行主体责任、运输队伍严格分类运输,各方协同作战,才能顺利通过验收。”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验收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结合
在验收过程中,市城市管理委除了会查看片区创建工作记录、照片、影像资料之外,还会采用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现场核验,包括现场随机抽查小区或单位,查看垃圾分类效果,以问卷调查形式查看垃圾分类知晓率,随机跟车抽查厨余垃圾重量和质量情况等,最终结合专家的专业评审,得出验收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示范片区验收严格执行考核标准,坚持成熟一个、验收一个,验收不合格的坚决‘回炉’。”上述负责人透露,即使本次验收合格的示范片区,也会在未来三年里继续接受严格的日常检查考核和年度查访核验。复核不符合要求的要被摘牌,弄虚作假的要被取消验收资格。“通过‘严考’,让垃圾分类有‘真效果’、让示范片区成为‘真示范’。”
按照验收程序,目前16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已经完成现场核验,正在进行资料核验和数据分析,预计于7月底完成验收。
小区将公示垃圾收运时间
示范片区要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然而,“混装混运”既是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分类成效的关键环节。据北京市垃圾分类治理促进中心副主任孙绿介绍,为解决“混装混运”问题,下一步,北京将研究制定垃圾运输管理办法和各品类垃圾运输车辆标准。
据介绍,本市将组建“绿色车队”,实现运输车辆颜色、车身标准、标志标识、电话、单位“五统一”,并首次提出车辆颜色要与各品类垃圾桶颜色一致。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本市生活垃圾分类采用“四分法”: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对应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即蓝色、绿色、红色和灰色。今后,本市垃圾运输车辆也将有四种车身颜色,与四种分类垃圾桶的颜色逐一对应。
同时,本市还将在小区醒目位置公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分布点位、投放时间,以及各类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责任单位名称、收运负责人、收运时间等信息。上述举措都是为了方便市民监督。孙绿介绍说,居民如果发现混装混运垃圾,也可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及时举报。
此外,本市正在对垃圾运输车辆进行改造,增加计量称重、身份识别、轨迹监控等管理功能,实现对各类垃圾运输车辆的精准管理。“目的就是让运输车辆受监督、受监控,必须老老实实,不能越雷池半步。”
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居民分类投放做得不好,在厨余垃圾桶内混入超过10%的其他垃圾,这桶厨余垃圾也就无法做堆肥处理了,除非进行二次分拣。因此,专车专运的前提一定是做好分类投放工作,这需要每一位市民的积极参与。市城市管理委将建立互信机制,承诺“你若分好,我必运好”。
据统计, 2018年,本市进行处理的厨余垃圾17.02万吨,同比增长58.2%。(文/本报记者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