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1934年11月,在突破国民党的第三道封锁线之后,中央红军决定从广西北部突破湘江,前往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但是在湘江以东,他们却遭到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红五军团34师成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总后卫,血战到最后一人。今天的“记者再走长征路”,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红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取义、气壮山河的故事。
湖南道县位于湖南、广西交界处,湘江支流潇水穿城而过,这里是红军湘江战役的前夕指挥所,也是绝命后卫红34师师长陈树湘悲壮就义的地方。
在道县县城西北方向的豪福村,可以看到当年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的临时驻地,1934年11月底,红军总司令朱德就是从这栋老房子里发出了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而在距此10公里的蒋家岭村,就是红34师授命成为总后卫的地方。这里原本是一座庙,当时的红五军团参谋长刘伯承就是在这里宣布了中革军委的电令,让红34师掩护大部队抢渡湘江。
原道县史志办副主任 唐小峰:陈树湘听完电令非常镇定,他知道作为全军的总后卫,是要面临着流血、面临着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敌人的枪眼的。
陈树湘带领部队在湘江东岸与兵力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血战遭遇重创,在掩护大部队渡过湘江后,红34师已经无力过江,陈树湘决定带队回到湘南继续开展游击战,但在江华县作战时他不幸腹部中弹。此后,陈树湘带领不到200人的队伍,回到了道县。村民周玉生老人告诉我们,他的祖父和父亲当年还给陈树湘送过吃的。
湖南道县四马桥镇村民 周玉生:他们就每天送饭,也不敢白天送,就是晚上。每天早上送些番薯丝饭,送点红薯干,那时候也只有红薯。他们不晓得他是师长,老百姓怎么搞清?只知道他们是好的部队,红军受伤了。
在岩洞没住多久,腹部伤势严重的陈树湘还是在敌人的搜捕行动中被俘了,敌人得知他是红军的师长后欣喜若狂,就想把他抬到镇上给他治伤,然后交给上级部门领赏。在这条街上做了五六十年裁缝的张国平,小时候就从老人那里听说过陈树湘拒医拒食的故事。
湖南道县四马桥镇村民 张国平:扶他到药铺吃药,但是他就不吃药,炒鸡蛋给也不吃,他就绝食做牺牲的准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劳春燕:我现在所在这个地方是蚣坝镇石马神村,当敌人把陈树湘从四马桥镇抬到这里的时候,早就做好牺牲准备的陈树湘在这里英勇就义,年仅29岁,这个铁骨师长用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誓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在村子里见到了86岁的许瑛老人,他的父亲许振芝亲眼目睹了陈树湘舍生取义的场景,并给他讲过无数次。
湖南省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村民 许瑛:我听我父亲他们说的,陈树湘在这里路过,在这里休息,他就自己把肠子拉出来绞断,自己牺牲了,那时候他们老人家只是讲,晓不得他当这么大的官,只是晓得死的是红军,不晓得他当这么大的官。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挂在他的老家长沙县小吴门的城墙上,陈树湘年迈的母亲就住在离城墙不远的地方。虽然英雄的人生短暂而悲壮,但“断肠取义”的故事却被永久铭记。现如今,在陈树湘牺牲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小学,学校的名字就叫“树湘小学”,孩子们在这里缅怀先烈,学习成长。
在陈树湘墓和红34师军旗雕塑前,有这么一副对联:英雄姓名无人知晓,烈士功勋与世长存。绝命后卫,断肠取义,需要的不仅仅是肝胆勇气,更是崇高革命信仰的力量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