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19年5月16日
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
在京举行。
会上,扫雷英雄杜富国
向习近平总书记敬上特殊军礼,
总书记左手握住他的手肘,
右手轻拍其肩膀,
致以亲切的问候。
面对危险,
人的本能是逃离。
可是却有人
总让别人逃离,
把危险留给自己。
2018年10月11日,
面对危险的爆炸物,
扫雷战士杜富国对身旁的战友说:
“你退后,让我来。”
爆炸瞬间,
他用身躯向右一挡,
战友安然无恙,
他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爆炸发生地在
云南省东南部麻栗坡县天保口岸。
这里貌似不起眼,
却有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字---
坝子雷场。
“只有把这片雷区排除掉,
边境线的百姓
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上世纪80年代之前,
麻栗坡原本是富庶的经济林区,
种满了芭蕉、茶叶。
某次边境作战后,
当地群众的承包地里
留下大量处于战斗状态的未爆品,
它们威力巨大、
位置不固定,
边民耕种时被炸死、炸伤的事件时有发生。
2015年,
扫雷大队成立了,
杜富国得知消息后
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当时,他的一名同年兵
非常担心他的安全,
劝他说:
“挖地雷特别危险,
你要慎重考虑。”
可是杜富国却有另外一番想法。
这个出生在贵州遵义老区的边防战士
是家中第一个穿上军装的人,
他曾无数次倍感自豪地
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巡逻站岗,
也曾十分痛心地目睹
边民饱受雷患的辛酸景象。
“危险谁都怕,
但我就是觉得光荣,
能为百姓做些实事。”
不久,他就将微信和QQ昵称
改为“雷神”和“征服死亡地带”,
并通过刻苦训练
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
踏上了雷区。
扫雷大队来了,
百姓争相给他们做向导;
危险排除了,
庄稼有了好收成。
这些温暖的场面,
在每一名扫雷兵心里
都是一片美丽的风景。
杜富国感到,
只有把这片雷区排除掉了,
边境线的百姓才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
他在请战书里这样写道:
“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庄
十年间被炸三次的惨痛事件时,
我的心难以平静,
我感到冥冥中这就是我的使命,
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我只是像平常一样,
干了一件平常的事”
扫雷作业通常采用的火烧、诱爆办法,
需要先清理山上的植被,
再对未爆品进行排除或销毁。
但是麻栗坡县天保口岸
上方的雷区更为复杂。
这里山高坡陡,
雷区下面就是人流密集的口岸,
也是“一带一路”重要的交通枢纽。
一旦实施爆破
就会有山体塌方。
而且,拆弹机器人无法攀爬作业,
只能进行人工排雷。
虽然雷区只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
但是扫雷大队每天
都会发现几百枚爆炸物。
其中,脸盆大小的反坦克地雷
可以瞬间把一辆坦克炸成碎片。
来到扫雷大队的3年多,
杜富国排除各种未爆品
多达2400多个,
堪称扫雷队的尖子。
2018年10月11日那天,
扫雷大队去坝子雷场执行任务。
面对一枚杀伤力极大的加重手榴弹,
杜富国对战友艾岩说:
“你退后,让我来。”
艾岩刚走出2米,
爆炸就发生了。
杜富国满脸是血,
双手被炸。
地面依稀可见的
只有迷彩服残存的碎片。
一个多星期,他昏迷不醒,
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
“艾岩怎么样?”
病房里,
只有战友们啜泣的声音。
杜富国又接着说:
“你们别害怕,我没事,
扫雷的工作你们替我继续完成吧。”
27岁,正是青春绽放的年华。
在命悬一线的瞬间,
这个年轻的战士
为什么能发自本能地
成为舍己救人的英雄?
部队从一些记录日常训练的照片中
意外找到了答案。
“当我们仔细去看这些照片,
才发现富国说出那句
‘让我来’并非偶然。”
杜富国曾经的分队长李华健说,
他平时生活和训练都是如此,
什么都抢着干,
什么苦活脏活累活都主动承担,
别人搬一箱炸药,
他自我加压搬两箱,
这些都是他的真实瞬间。
照片中,
有一张记录的是2018年夏天
扫雷大队参加泥石流灾害救援行动。
杜富国发现一所学校楼顶上
站着好几个孩子,
他毫不犹豫冲过去,
把他们全部抱到安全地带。
另一张记录的是大队成立以来
第一次遇到反坦克地雷,
杜富国作为队里首屈一指的能手
很自然地上前一步:
“你们都退后,让我来。”
照片定格,
他拿着刚排除掉的地雷,
满是汗水的脸上笑容绽放。
英雄的出现从来不是偶然,
杜富国的身旁
还站着很多像他一样的人。
杜富国说:
“刚刚来到扫雷大队的时候,
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那时候老班长和干部骨干
都会主动教我们,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
他们也经常说:
‘让我来’,
这句话其实就是一个口头禅,
是我们扫雷大队的传统。
所以我只是像平常一样,
干了一件平常的事。
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
我还会说‘让我来’。”
既往没有类似病例,
教科书上没有现成方案——
杜富国负伤后的功能障碍,
曾让国内顶尖专家束手无策。
亲人和医护人员一直不敢告诉他:
失去双眼和双手,
今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没想到,得知真实情况后,
杜富国沉默了一分钟,
只说了一句:都这样了,还是要坚强面对。
穿衣、吃饭、走路、洗澡……
以前很容易的事,都变得如此麻烦。
他忍受着针扎般的伤口疼痛,
还有千百次的尝试后,失败的滋味。
今年2月,杜富国第一次用辅具
吃到了第一勺蛋炒饭。
这距离他第一次学习吃饭
已经整整过去了两个半月。
他用重达3斤的肌电假肢
每天练习抓取重物,
他甩着两只空荡荡的袖管同战友们跑步,
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强度训练加速康复……
他又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冲锋在前、
勇不言败的英雄形象!
“我会乐观,会坚强,
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是一名曾经直面生死考验的扫雷兵。”
面对社会各界对他的关心与掌声,
他笑得淡然、
目光坚定:
“请大家放心,
虽然失去了双手,
但是我还有双腿,
还能够继续为梦想奔跑,
你们的扫雷兵杜富国还在!”
扫雷大队的战友们
也给富国送来了一份特殊礼物——
2018年11月16日,
他们用手拉手、徒步检验的方式,
把最后一块扫清的雷场
移交给当地百姓。
昔日的“死亡地带”变回良田沃土,
已经种满芭蕉、茶叶、玉米、草果等
各类经济作物。
和平年代,
奉献与牺牲更显英雄本色。
战友们再一次全员递交请战书,
主动申请到新的雷场执行任务,
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掉队。
一份份请战书,
是战友们对富国的承诺。
这些朝夕相处的兄弟,
已经走出富国负伤后的迷茫,
要替富国去完成他的心愿。
“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
临行前,战友们帮助他
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归队仪式,
一同喊出那撼天动地的口号。
双眼依旧蒙着纱布,
富国的脸上,有泪,
那是好男儿不轻弹的泪,
无声说出他从未更改的誓言。
他说:
“如果有机会重新选择,
我还会说‘让我来’,
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一名扫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