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甘肃定西:不懈奋斗七十载 黄土高原贫困山村谱出“小康曲”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9年05月21日 10:1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梯田美如画。(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的梯田美如画。(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有一个叫大坪的山村,这里山高地陡,水土流失严重。“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大坪人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靠三辆独轮车起步,人背肩挑改土造田,建成甘肃省第一批人工梯田,有效解决了最迫切的吃饭问题,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大坪人继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创业精神,不断探索贫困山区发展之路。2000年,大坪村在安定区率先稳定解决温饱。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坪村更是迈入了发展快车道,收入节节攀高,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成为定西市浅山区生态小康第一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甘肃省民主法制示范村”。

定西市安定区的梯田(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定西市安定区的梯田(安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铁姑娘”不服输 誓要改田造地

  暮春时节,驱车前往大坪村,一路上,阳光打在梯田上,田间地头刚敷的地膜闪着光,这是播种希望的季节。

  50多年前,这里全是荒山,庄稼就种在陡坡上。“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田是‘三跑田’、岁岁人发愁”,这句流传甚广的话,唱尽了定西生态环境的恶劣。

  改变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激起了大坪人的干劲:“大寨人能干成的事,大坪人也能干。”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冉桂英的带领下,向大寨学习兴修梯田,并成立了一支铁姑娘队,改土造田,誓要让荒山变梯田。

  年仅18岁的刘玉秀是铁姑娘队队长,“修梯田时正值冬天,为防止土地冻结,大家采用了人休地不休的方式”。

当年兴修梯田的情景(资料图)

当年兴修梯田的情景(资料图)

  当东方的启明星亮起,便是起床下地干活时。夜晚顶着星星回家,另一拨人继续,“晚上回来还要推石磨磨面”。

  100多人奋战了整整一个冬天,才修了0.5亩梯田,但大坪人不放弃。

修梯田的场景(资料图)

修梯田的场景(资料图)

  如今,年逾古稀的刘秀兰老人,说话干事依然风风火火。忆当年,曾经吃过的苦早已模糊,但清晰地记的梯田带来的改变。

  “刚开始,一边挖,一边用背篼背土”,刘玉秀说,后来有了独轮车,再后来,有了架子车,条件稍微好一点了。

刘玉秀看老照片回想当年。

刘玉秀看老照片回想当年。

  当年虽然吃的是杂粮糊糊,但人们有的是干劲。“以前肚子吃不饱的时候,只能吃树皮,榆树皮算是最好的,修梯田才能吃饱肚子”,刘玉秀老人回忆。

  原来一亩地只能产100斤小麦,修了梯田后,一亩地能达到300至400斤,这是莫大的希望。

  0.5亩、5亩、10亩、100亩……从1964年到1982年,近20年的时间内,大坪村人发扬“战天斗地 艰苦奋斗”的大坪精神,兴修梯田2700多亩,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修梯田的场景(资料图)

  这是大坪村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征山不止,治水不休,他们将一座座荒山变成了良田。

  靠种地供出了三个大学生

  1971年出生的冉继萍,依然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去修梯田的事。

  冉继萍的大姑冉桂英是当年村里兴修梯田的号召者,也许是受大姑的影响,也许是见证了父母修梯田,冉继萍对土地的感情浓烈而深厚。

  上世纪70年代父亲生病后,家里严重缺乏男性劳动力,只能靠母亲一人养活。“我和大姐、二姐和小妹都帮不上太多忙”。

  梯田提高了产量,但要解决温饱,还远远不够。

  冉继萍一家的生活依然很艰难。1988年,上高一的冉继萍因为交不起3.8元钱的学费,不得已辍学回家,冉继萍对此事一度耿耿于怀。

  “那时候为了护山,要打土坝、种树,山顶、山沟里都不放过”,曾担任过大坪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福老人说,种树没有经济效益,但还是得种,因为有生态效益。

  改革开放以后,大坪人充分发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大坪精神,依托三西建设的有利机遇,成功实施了“水窖+梯田+科技”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开发模式,主要进行了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

改善生态环境,配套水渠。

改善生态环境,配套水渠。

  大坪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920亩,种草1600亩,林草覆盖率达到68.2%。先后修筑谷坊110道,塘坝5座,配套渠系3000米,实现了“小水不出地、大水不出沟”,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流域综合治理率达到了95%;大力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新挖水窖300眼,户均达到4眼以上。大坪村最终形成了“山顶植树种草戴帽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脚筑塘打坝穿靴子”的良性生态发展模式。

  上世纪90年代,甘肃定西实施“洋芋工程”,旨在解决温饱问题。

  1996年,甘肃省在全省试种多个马铃薯品种,其中一个品种在大坪村试种成功,还被命名为“新大坪”。时至今日,“新大坪”依然是定西较为出名的马铃薯品种。

  2005年,冉继萍和丈夫承包了10亩地,其中8亩种了“新大坪”土豆,这一年,光靠这8亩土豆,卖了不少钱。

  两人看到了希望,2006年,两人承包了30亩地,种了黑膜土豆,收入5万多块钱。此时,正是家里四个孩子上学要花钱的时候。

  2012年,两人在家开了农家乐,一年也能收入4万多块钱。

  几个孩子上学期间,但凡是提到要交钱,冉继萍总是想办法给孩子们凑齐。“全靠种土豆供了三个大学生”。冉继萍说,这是她最忙碌的几年,也是她最幸福的几年。

4个孩子是冉继萍的骄傲,她靠种土豆,供出了三个大学生。

四个孩子是冉继萍的骄傲,她靠种土豆,供出了三个大学生。

  四个孩子,是冉继萍最骄傲的事情。

  如今,他们都参加工作了,老二今年还被公司评为三八红旗手了。

  培育新产业 唱出新生活

  2014年开始,随着孩子陆续毕业参加工作,家里人手变少,冉继萍关了农家乐,也不再承包那么多土地。

  虽然家庭负担没那么重了,但冉继萍和丈夫两人还是闲不住,两人一边种地,一边养羊。

  冉继萍正在收拾食槽,准备喂羊。

  “我还是对土地有感情,总觉得农村挺好的”,如今的冉继萍,生活依然忙碌,专门建了羊圈发展养殖。

  近年来,大坪村在产业发展方面紧跟时代潮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草、文化、旅游产业,为留守在农村的人“出谋划策”,鼓励他们发展产业,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保持在2000亩以上,培育日光温室种植户20户,发展“农家乐”10户、专业养鸡和规模养羊户30户,大坪剪纸初具规模并销往省内外。

  54岁的连清建了3个温室大棚,从最初自学技术慢慢摸索种植蔬菜,如今兼顾育苗等,大棚中种植了西红柿、黄瓜、生野菜、芸豆、秋葵、茄子等,种类越来越多,“早晨采摘了可以直接送往蔬菜批发市场”,连清说,因为离城市近,新鲜蔬菜很受欢迎,一年收入至少6万多元。

  忙碌之外,冉继萍还重拾当年的爱好,在当地组织的陇中小曲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她还在村里组织成立了文化站,大家平时排练舞蹈,学学串珠等,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三八妇女节,她独唱了一曲《拉着妈妈的手》,出门前在家练习,唱了没几句,母亲就哭了。

  母亲对冉继萍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年轻时的自己压根就不敢想,也根本就想不到。

  其实有一点,老人应该也没想到,他们当年兴修梯田,不怕吃苦,不断挑战和改变的精神,一直扎根在大坪村人的心中,从未离开。

  为了求生存,兴修梯田;为了解决温饱,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为了奔小康,大力发展产业,最终成为定西市浅山区生态小康第一村,在“战天斗地 艰苦奋斗”的大坪精神下,大坪人从来没有懈怠过。

  正如冉继萍改编过的《王大娘要致富》所唱:“路子走好了,达到小康啦,乡风文明了,大坪更美啦!”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