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江西萍乡:速度 智慧 效益 “海绵宝宝”赋能百年工矿老城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9年04月22日 15:0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海绵城市建设以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改善。

海绵城市建设以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改善。

  央视网消息(记者 袁育堃)追逐打闹的孩子们,锻炼身体的老人,撑着伞漫步的年轻人......四月的江西萍乡,一场淅沥的细雨丝毫没有影响市民的出行,这要得益于可以吸附雨水的“海绵宝宝”。

  萍乡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地处赣湘分水岭,既是全国典型的缺水城市,又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城市。近百年来,以煤炭为主的产业迅猛发展,给城市注入了活力,城市迅速扩张。但是近年来,随着早期城市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工矿企业的无序扩张导致人与自然矛盾日渐凸显,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海绵城市建设让内涝成为过去

  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之前,萍乡洪涝灾害问题极为突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以前我家在萍乡市的万龙湾附近住,那里曾是萍乡著名的内涝区,一到雨季我们基本上是天天‘看海’、日日住‘海景房’,但现在我们穿着布鞋都敢爬山了。”市民尹富岚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实施了海绵城市建设滞后,极大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提高了幸福指数。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通过河、湖、池塘等水系,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充当城市“海绵体”,使雨水可以下渗、储存、净化、回用,剩余部分再通过管道、泵站外流,缓解城市内涝压力,使得城市在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城市可以有效调节和管控水资源。

海绵城市可以有效调节和管控水资源。

  2015年4月12日,萍乡市成功入围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从这一天开始,当地政府不断创造着“海绵速度”、“海绵智慧”和“海绵效益”。

  海绵“速度”不乏智慧和决心

  萍乡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是从零开始的。 萍乡市海绵办副主任刘民介绍,2015年萍乡率先完成了海绵城市的规划、布局和标准,搭建了组织机构,编制完成了《萍乡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同时开展了32.98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建设,2016年又将碎片化的59个海绵项目打包为7个项目片区,以ppp(政府与社会主体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建立的合作关系)的形式整体推进,将原来的示范区拓展到了全市域。

  在三年试点期间,萍乡市连续两年在国家海绵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排名第一,建立了既符合国家要求又符合未来发展的海绵城市,创造了“海绵速度”。

  “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有一个理念,就是宏观、中观和微观治理的结合。海绵城市的治理是一整个系统,推进建立了洪涝灾害的系统解决方案。”刘民说,市政、园林部门及水务的合作,打破了原先“各干各的”固有思维,形成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的“五水共治”。

  2017年以来萍乡市历史内涝点无一发生内涝;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大部分水体为Ⅲ类—Ⅳ类水质;城市绿地、水域大幅增加;雨水利用率达到了12.2%。

  产业园变废为宝创造“海绵效益”

打开水龙头往砖面不断地倒水,水很快便能透过砖体往下排。

打开水龙头往砖面不断地倒水,水很快便能透过砖体往下排。

  在萍乡湘东产业园内,一家陶瓷透水砖生产厂家门前进出的车辆络绎不绝。以往一度让政府和企业头疼的废弃陶瓷“垃圾山”,如今成了当地环保的“金山”。

  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萍乡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以往工业陶瓷产生的废弃物,是制作透水砖的最佳材料。记者在现场看到,往砖面不断地倒水,水很快便能透过砖体往下排。

  萍乡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海绵产业迅速壮大、形成规模,催生出了40多家海绵产业相关企业,新的透水陶瓷砖远销至全国各地,年产值超过20亿元。 目前的萍乡市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由原先“黑漆漆、灰蒙蒙、脏兮兮”的工矿型城市转变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海绵城市,由“试点”变“示范”。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