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地铁修建变“挖坟”考古?西安:我也很无辜啊

社会新闻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2019年04月10日 15:2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近期,有网文谣传西安地铁施工期间“偶然”挖出了“废丘”遗址并遭到破坏,文中不仅分析考古工作是耽误地铁建设进程的“罪魁祸首”,还调侃文物局上班如上坟,忙起来对没太大价值的文物随意处理。一时间,将文物保护工作推向了风口浪尖。

  遗址系偶然发现?地铁施工会破坏文物?考古专家忙到草率处理不重要的文物?地铁5号线要临时改线?......日前,208坊联系了西安市文物局,针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采访。

  这些信息不属实

  网文调侃,一些主流媒体也跟风炒作。在“流量即收益”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一些传播者自觉不自觉被“10万+”阅读量裹挟,用“地铁施工破坏文物”等惊悚标题吸引眼球,用“随意处置文物”等煽动词语遮掩真相。诙谐幽默的文风配上贴合文字的表情包,咋一看,十分热闹,但传递的却是错误信息,误导了大众。

  这次事件被围观的背后,不仅仅只是大众的猎奇心被勾起,更多地反映了大众对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高度关注,以及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那么,哪些是谣言?真实的文保工作又怎样的?

  谣言一:地铁盾构施工伤及文物?

  真相:“对不起,我们不在一个维度。”

  根据考古资料和调查研判,西安城区范围古遗址和古墓葬埋深一般不会超过10米,而地铁盾构施工在地面10—18米以下,所以不会与文物“碰面”,又何谈伤害?城区以外有较大较深的古墓分布,但地铁盾构作业区也多在已建成的道路、建筑等地下进行,而这些区域过去在进行道路、建筑施工时事先已进行了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盾构也难遇文物。

微信截图_20190410092217.png

谣言二:地铁施工“偶然”发现文物?

  真相:“别把文物部门当小透明。”

  西安每一条地铁从线路规划到施工,文物部门都一直“在线”。规划时,地铁线路已经规避了已知的重要遗址区;施工前,会先行对地铁开挖的站点、调度站等进行考古勘探;考古勘探出有遗址或古墓时,要先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工作结束后,才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勘探、发掘、保护,这一系列环节都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规范。

  “西安所有工程建设开工前、政府在土地出让前,都必须要经过考古勘探,且全市覆盖,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自力说,实行“考古前置”,最大程度避免了城市开发建设中文物被破坏的情况。网友所谓的“偶然”发现,不过是考古工作的必然成果。

  谣言三:地铁5号线要临时改线?

  真相:“相关人员一脸蒙圈:我怎么不知道?”

  其实早在2016年,西安市考古院在配合西咸新区秦皇大道项目考古勘探中确认和发现了“三普”文物点东马坊遗址。2018年7月至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对项目用地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402平方米,发现夯土建筑基址3处、清理水井23口、灶15座、灰坑73处、现代坑5处、墓葬1座,发掘解剖沟25条。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经专家论证,初步判断该处文化遗存可能为三秦之一的雍王章邯的都城——废丘遗址。由于此遗址范围较大,局部涉及地铁五号线二期西马坊站与会展中心站区间线位,同年12月,文物部门与地铁部门组织专家研究了涉及此区域的地铁线路微调方案,目前已经制定了技术方案上报。

微信截图_20190410092240.png

事实上,当地铁遇见文物,如何处理,西安早已有成功的案例,并非一定要改线。

  在西安地铁二号线建设中,针对地铁下穿西安城墙、钟楼等文物建筑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程保护技术措施,如采取双向绕行、加大埋深,盾构施工、控制沉降,采用暗挖法,无缝接轨等,对中国其他地区地铁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肯定。

  谣言四:西安文物太多,会草率处理不太重要的文物?

  真相:“一视同仁,路子不野。”

  针对发现的地下文物均要进行考古发掘,需要经历申请发掘证照、现场发掘清理、照相、测绘、现场保护、加固、登记编号包装提取文物等步骤。“像做手术一样,不论大小,程序步骤一样都不能少,要把资料全部提取完,不会草率处理。”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介绍道,保护文物是国家利益,对所有考古发掘都是一视同仁的,只是最终的展现方式会有不同。

  毕竟,仅目前西安地区在册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就有324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数量大、分布广、级别高,如此丰富的文物资源,决定了西安的文保工作必须依法依规、按步骤、分重点的进行保护并展示。

修复文物.png

谣言五:考古是对文物的破坏?

  真相:“文物工作者是还原历史的探索者。”

  唐龙告诉坊妹,考古工作关注的是三大哲学命题中的前两个——“我是谁”,“从哪里来”。考古是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考古所提供的物质凭证,是沟通古人与现代人的“时光隧道”,能让现代人直观感受到古人的生产、生活场景及创造的绚烂文化。

  “没去过三星堆之前,不能清晰的理解什么是“纵目”之人;看过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美轮美奂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才能感知到唐代杰出制作工艺与科技发展水平......”提到出土文物,唐龙娓娓而谈。

  也正是有这样一批默默无闻的考古探索者、文物守护者,埋藏在地下千年的文物才能拭去历史的蒙尘,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埋藏在地铁沿线的宝贝们

  坊妹了解到,目前西安地铁二号、一号、三号、四号线的考古工作已全部完成,这四条地铁也已建成通车,正在规划建设的五号、六号、一号线二期等线路,均正在开展考古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那么,这些地铁沿线都有哪些考古发现?

  二号线

  这条纵贯西安城中心南北中轴线的地铁,沿线共清理发掘古墓葬174座,墓葬规模较小、等级也不高,大部分属于平民墓葬。出土文物也很普通,以陶器为主。墓葬主要分布在二号线的南北两端,尤其在北郊张家堡一带更为集中,墓葬时代大多为西汉时期;二号线南端,线路穿越西安南郊凤栖塬古墓区域,主要发现有汉、明墓葬。

微信截图_20190410085416.png

一号线

  一号线(后围寨-纺织城段),共发现5座古墓,为汉唐墓葬。其中康复路地铁站,发现唐代墓葬1处,通化门(金花路)站,发现古墓葬1处,万寿路站,发现古墓葬2处,纺织城站,发现古墓葬1处。

  三号线

  2013年至2015年,西安市考古院进行了考古勘探,其中港务区车辆段发现现代墓36处,井6眼。未发现古代遗址和墓葬。

  四号线

  2015年5月至10月, 西安市考古院在航天新城车辆段发掘34座古墓,其中汉代墓葬8座,北朝墓葬2座,唐代墓葬17座,明代墓葬1座,清代墓葬6座。共出土263件文物。34座古墓中,有32座在考古勘探、发掘前已被盗扰。此外,2016年6月,西安市考古院在大明宫车站发掘汉墓2座。

四号线.png

五号线和六号线

  地铁五号线、六号线,正在建设阶段,西安市考古院正在进行沿线站点围挡开挖区域及车辆段停车场等区域的考古勘探工作。近期配合六号线科技六路站的建设在木塔寺公园以北发掘一座汉墓。

  西安文物系统在全国是什么咖位?

  西安是一座建立在千年古迹遗址上的城市。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建都丰镐算起,西安已有3100年的城市发展史,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作为都城历时1100余年,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为“四大历史古都”,其文化遗产具有公认的系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

  西安城市突出的特点是现代城区与古代文化遗产区严重叠压,中心城区约490平方公里面积中,重要遗址区约2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最主要的是周、秦、汉、唐的都城遗址和帝王陵寝。

微信截图_20190410081642.png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目前西安地区在册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324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4处;

  世界文化遗产2处6个点:兵马俑;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数量居全国第一,占全国九分之一;

  省级文化遗产公园5处:杜陵、顺陵、华清宫遗址、西安城墙、大华纱厂,占全省五分之一;

  西安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136座,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7家: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院、半坡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大唐西市博物馆;

  近年来,汉长安城渭河桥遗址、秦汉栎阳城遗址(阎良)、杨官寨遗址(高陵)等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文保与城建如何完美结合?

  “在西安,一锄头挖下去都是文物”,虽是句玩笑,但却侧面反映出西安文化遗产的丰富性。那么,问题也来了: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好这种城市资源,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谐共生的问题。

  面对矛盾,西安也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协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工作机制和体制。例如,在规划层面上,确定了西安总体布局形态为传承古都的空间发展模式;在法规层面上,构成了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保障,文保工作有了刚性约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据唐龙介绍,针对在建设项目中如何加强文物保护这一难题,2017年12月出台的《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中创新性提出“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前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考古调查、勘探,提出供地意见,考古调查、勘探所需费用由市、区县人民政府承担”,不仅从根源上解决了长期困扰文物保护与建设项目之间的矛盾,还实现了由“建设前考古”到“土地出让前考古”的变化,使出让土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净地”,更利于开发商投资建设,在全国层面也具有示范意义。

  大遗址保护“西安模式”、实施“博物馆之城”建设、发表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行业共识性文件《西安宣言》......在传统器物层面保护、文化符号记忆、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如何赋予历史文化遗迹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力,使其与现代城市功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市民生活有机结合,在提升城市价值、发展现代文明、改善人居环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城市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永续的保护与利用,西安一直在探索中前进。

  “只有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扩展、特别是与改善百姓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历史文化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文物’才能真正成为‘文化’,文物才能真正‘活起来’。比如大明宫、昆明池、天坛等遗址的开放,以公共绿地、公园等形式走进了百姓的生活。目前,西安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文物保护与科技相结合,更好地展示文化遗产,使其真正成为百姓观念意义上的文化,成为现实的、活生生的文化,让百姓能够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红利。”唐龙认为,也只有这样,现代城市发展才能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正融为一体,才能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找到真正的根基,才能使历史文化成为现代城市文化和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进而成为城市文化的内核与灵魂,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自信。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国好故事的讲述者,而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探索文物易为现代观众接受的表达,挖掘文物在新时代的价值,吸引大众尤其是年轻人,让更多人加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才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当下之意。

  未来,西安如何从整体上使历史文化名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市民生活内在肌理关系相融和,更全面、更立体、更细腻地展示千年古都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是考验,也是责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8坊工作室 王姿予)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