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央广时评】罗马,奏响丝绸之路的华章

新闻频道 来源:央广网 2019年03月26日 15:3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在春天出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9年的首次出访,行程第一站是意大利首都罗马。这两天,全球观察家们在细细地解读中意两国首脑、政治家、商业领袖和媒介精英们的对话、协商以及签署的重要法律文件。

  对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是中意两国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和意大利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中意要以签署政府间‘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契机,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意大利‘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对接,推进各领域互利合作。”意大利总理孔特对习近平主席说,他期待着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意方欢迎中国企业来意投资,实现互利共赢。意大利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愿密切同中方沟通协调,促进欧中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就是连接中国和意大利的丝绸之路。这条路绵延千年,纵贯欧亚,沟通着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同时,也一路留下了古往今来伟大的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探索者、发现者的不朽足迹,他们的遗产深刻塑造和改变着人类的历史。弗朗切斯科·圭恰迪尼,这位文艺复兴时代杰出的意大利政治家说过:“过去昭示未来,世界永远如此。”历史的镜像和数千年文明的回响,始终在告知和启迪着今天的人们。

  媒体还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与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共同用“伙伴”这个词定义中意关系。“伙伴”关系是平等的关系,中国与意大利是经济互利共赢的“伙伴”;是文明包容、文化互惠的“伙伴”;是人民之间坦诚交谈与倾听的“伙伴”;也是在全球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议题上,平等对话、换位思考、共担责任的“伙伴”。

  英国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彼得·弗兰科潘,在他的畅销书《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中文版序言中说:“中国正在放开眼光,以求更好地适应世界转型变化的节奏。”彼得·弗兰科潘表示:当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之时,他是在重新唤起人们对于那段很久之前就已经熟悉的繁荣回忆。他的有关促进贸易发展、投资海陆通道并与各国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的想法,追随的正是当年那些带着货物和信仰,四处奔波的旅行者和圣贤者的足迹。

  绵延数千年的丝绸之路,它的历史证明了,从世界体系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来看,世界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文明相互影响、相互滋养、彼此依赖以及相互交流。这是丝绸之路留给人类文明的精髓。这些精髓与今天中意两国政治家对两国关系所定义的“伙伴”一词有着天然的吻合;与“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彼此贯穿。

  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军,多年频繁往来于意大利和中国之间,他深入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作用,从丝绸之路的历史遗产中,探求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依存。他认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和现代世界的开端,既是一个与丝绸的引进、消费、模仿和再创造同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发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故事;也就是说,是世界多元文化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创造了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文艺复兴,而中国则为之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米凯莱·杰拉奇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署名文章特别强调:“我国是第一个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七国集团(G7)经济体成员,由此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起到引领欧洲的作用。考虑到我国以前在这个领域并不突出,我理解布鲁塞尔(此处意指欧盟)为什么感到意外。但意大利历史上在地中海发挥着战略作用,并寻求成为新丝绸之路和其他欧盟-亚洲项目的一部分。”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这是《诗经》里描述的中国上古时代,春天万物萌发、淑女们采摘桑叶养蚕的景象。春天是耕耘和播种的时令,是编制和展示美好愿望的季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秋天的收成与硕果。(央广评论员 杨春阳)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王敬东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