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梳理!流感进入高发期 澄清五个误区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9年01月13日 14:3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当前进入流感高发季,近期流感活动水平还呈上升趋势。不过,大家对流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起来梳理一下。

  误区一:今年的流感比往年更严重

  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流感的高发期。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监测数据,当前我国流感整体活动水平低于去年同期,并且将从本月下旬开始呈下降趋势。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宋铁:“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今年小学爆发是比较多,但是目前来说随着学校放假,这种爆发会逐渐减少。”

  误区二:今年流感病毒变种 容易引起并发症

  这两天,不少家长都因为“今年流感病毒转向攻击孩子脑部”的新闻而坐立不安。今年的流感病毒是否出现变种,是不是容易引起并发症?中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各地尚未发现流感病毒的变异。

  而患流感后会不会得并发症,既要看患者自身的抵抗力,也要看病毒的威力。一般来说,流感有可能引起肺炎、心肌炎、或者包括脑炎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并非今年的新情况,无需过度恐慌。不过这5类人还是要格外注意,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得流感并发症,属于高危人群。

  1、5岁以下的儿童

  2、65岁以上的老年人

  3、慢性病和免疫性疾病患者

  4、肥胖的人

  5、孕妇

  误区三:身体强壮的人就不用害怕流感

  医生表示,身强体壮、抵抗力较强的人不要认为自己得流感的几率较低,就不注意休息和防范,使病毒也有乘虚而入的机会,比如过度疲劳、饥饿,或大量出汗后浸湿衣物等。而在流感并发症中,心肌炎在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发病率反而更高。这是由于这些人身体免疫力更强,受到病毒侵犯时,自身防御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也会损伤心肌细胞。

  误区四:流感当作普通感冒来治疗

  医生表示,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流感还会伴有高热38℃以上、畏寒、头昏头痛、肌肉酸痛等,并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感冒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不是流感,对症下药。目前针对流感的抗病毒药物都是处方药,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等对流感没有效果。

  误区五:依靠醋熏等“偏方”防流感

  为了预防流感,有人在家熏醋,医生表示,醋酸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杀菌的作用,而且,流感病毒并不是细菌,用醋酸根本无法杀灭。盲目醋熏还会让气管炎、肺气肿等患者的病情加重。

  还有人靠口服维生素C防流感,医生表示,摄入足够的蔬果和口服维生素C效果一样,可以提高免疫力,但并没有抗病毒效果。针对喝板蓝根等中药防流感的办法,医生介绍,板蓝根偏凉性,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益。

  福建厦门市医学会会长 杨叔禹:“在感冒流行的时候,注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很重要,而不是盲目地服用药物,反而影响和损伤了自己的免疫力。”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