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编者按·
自主创新、水平领先、首次实现、引领方向……被上述词语所定义的中国各个领域发展成就接连面世。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展现出迈向世界、引领未来的大国气象。
“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天宫”合体……一幅幅记录发展成就、彰显大国气象的时代影像不仅能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而且能够传递史书上感受不到的情感和温度,也正因此,更能让我们体会到这个时代的伟大。
为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本版撷取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中国制造领域的精彩图片,和读者一起回顾我们刚刚走过的这段壮阔征程,以图证史,回首来路,展望未来。
科技创新支撑强国梦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摄
2017年7月29日上午,内蒙古朱日和某战术训练场,10枚不同型号战略导弹依次发射成功,飞向预定目标。柳军摄/光明图片
2018年11月11日,4架全新涂装的歼-20战机,在第十二届中国航展上以四机编队进行了约8分钟的飞行展示,将本届航展推向高潮,震撼献礼人民空军成立69周年纪念日,彰显人民空军的开放和自信。新华社发
中国“人造太阳”——世界首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创造了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世界纪录,向最终实现受控核聚变迈出坚实的一步。
2018年10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水上滑行。至此,中国大飞机终于迈出“上天入海”的完整步伐,建设航空强国轮廓愈发明晰。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2017年6月1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水,准备回到船上甲板。这是“蛟龙”号出海以来的第151次下潜,也是“蛟龙”号自2013年开展试验性应用航次以来的第100潜。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2016年12月10日,在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了首艘国产航母,提升了中国海军装备水平。图为2017年4月26日,国产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整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铁塔及相关附属资源,累计减少重复建设铁塔60.3万座,节省投资1073亿元,高质量推动4G、5G网络布局。图为中国铁塔建设者在塔顶施工。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摩洛哥建设努奥光热电站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建成后将为超过100万摩洛哥家庭提供清洁能源,还可以把富余电能出口欧洲。
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长江中下游防洪能力显著提高。截至2017年,累计拦洪运用44次,共拦蓄洪水1322亿立方米,有力保障了长江安澜。图为三峡大坝泄洪壮观景象。
世界最高的跨江大桥——北盘江特大公路桥全长1341.4米,最大跨度290米,桥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2016年12月29日通车。大桥开通将云南宣威至贵州六盘水的车程由5小时缩短至1小时。
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4G基站总数达到346万个,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图为位于珠峰大本营全球海拔最高(6500米)的4G基站。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160亿吨油当量,其中天然气资源量8万多亿立方米,占全国已探明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2%。图为新疆塔里木油田克拉2气田。
中国制造成绩斐然
隧道掘进装备设计、制造、施工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天和号”是中国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达15.03米的泥水气压平衡复合式隧道掘进机。
全球最大的上回转塔式起重机D5200-240在安徽马鞍山长江大桥施工中,创造了将200吨以上物件提升到200米以上高度的世界纪录,是世界首台实现“双两百”的起重机。
大型高端加工设备制造获得突破,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图为我国自主研发的8万吨模锻压机,使中国成为拥有全球最高等级模锻装备的国家。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产品体系完备、品牌效应明显、技术水平领先。图为中国研发的ET110步履式挖掘机,可远距离操作,高原、平地通用,被称为“钢铁蜘蛛侠”。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选自“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