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2018年10月27日下午16时,朱雀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火箭发射后飞行正常,一二级工作正常,整流罩分离正常,三级出现异常,卫星没能进入轨道。朱雀一号的研制方,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正组织进行技术原因分析。
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 张昌武:我们今天朱雀一号的发射的飞行过程基本比较圆满,我们也基本取得了一个预期试验目标,应该说通过朱雀一号的整个飞行状况,我们团队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给后续的开展朱雀一干型朱雀二积累了最宝贵的财富。
“朱雀一号”(朱雀·南太湖号)是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三级运载火箭,动力系统为三级固体+液体末修姿控系统,全箭总长19米,箭体直径1.35米,起飞重量27吨,起飞推力45吨,主要面向微小卫星和立方星星座组网等发射需求。
据了解,“朱雀一号”(朱雀·南太湖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民营运载火箭发射,开创了中国民营火箭的先河,蓝箭航天是国内最早取得行业全部准入资质的民营火箭企业。同时,获得了国内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庞之浩:这次蓝箭发射的“朱雀一号”,是我们国家民营航天公司,搞的第一个轨道运载火箭,第一级、第二级都成功了,就是第三级出现了一些故障,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CEO 张昌武:我们接下来需要通过卫星发射中心采集到的遥测数据,进一步去还原整个飞行过程,并且尽快的把整个飞行状况,向大家做一个解读。
网友留言 加油鼓劲
没能取得最终的成功有点遗憾,不过科技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当天,很多人都在给民营航天技术加油鼓劲,我们编辑也整理了一些网友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
比如有网友就说,“民企造火箭,不易啊!”还有人说,“民营企业刚起步有困难正常,吸取教训,继续加油!”“无论如何,向他们致敬!敢闯敢干!”“向敢于吃螃蟹的人们致敬!”“别气馁,再接再厉,大家支持你们!”“在科技的道路上,从来就没有平坦的大道,胜不骄败不馁,找出问题,继续向前。”“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不必苛求。”“继续加油,完善不足。科研人员辛苦了。”
今天发射的这枚火箭,虽然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有点遗憾,但是它承载的科技梦想并没有因此熄灭。这枚火箭搭载了我们央视综合频道《加油!向未来》节目定制的一颗名为“未来号”的微小卫星,这颗卫星原本是要在太空开展两项科技实验的,而这两项实验,是向社会征集来的300多份创意方案中脱颖而出的。
探索宇宙,投身科学,青少年热情高涨。央视《加油!向未来》节目,自今年7月5日面向全社会征集空间科学实验方案以来,最终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青少年报名的近300份实验方案。经专家组评定,“液态金属实验”和“土豆腐败实验”两组最佳实验脱颖而出,搭载科普实验卫星进入太空。
中科院理化所 高建业:我们在设计这个实验的时候, 其实还是考虑了很多方案的。第一个呢就是观察液态金属在外太空失重和真空环境条件下的这样一个现象观察,还有一个呢,就是在外加电场条件下,看液态金属在溶液中,它是怎样一个运动和变形的一个情况。
火箭项目总顾问 邢强:一旦成功,能够让我们设想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以及液态金属在更多领域的应用,能够早日进入到我 们的生活。
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中学学生 金伊娜:我叫金伊娜,是浙江省瑞安市高楼镇的一名中学生,我今年15岁了。我喜欢科学课,我带来的实验是土豆的腐败实验,我想把相同的实验放在地球环境和太空环境,让它们进行对比,观察一下,它们腐败的速度,有什么不同。
尽管两个科学实验没能在太空完成,不过节目组今晚表示,这次尝试是中国民营航天向前迈出的一小步,也是航天科普的一次勇敢尝试,面对困境,我们必须选择坚强。科学之路总是充满不确定,但不能阻止我们探索、创新的脚步。
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射流程十分复杂,在此之前国内尚无民营商用运载火箭制造和发射的先例。不过中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已经在亚轨道火箭发射领域做出了多次探索与尝试。
今年9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的双曲线一号Z火箭发射升空,进行了大气层内的亚轨道飞行,这枚单级固体探空火箭携带了3个试验载荷,并在高空完成了载荷与火箭的分离。
今年9月7日,同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也完成了一次亚轨道发射,升空的是重庆两江之星号火箭。这也是一枚单级固体探空火箭,全程飞行都在大气层内进行。
间隔不到48小时,两枚民营火箭接连升空,这个有60年历史的国家航天发射场,开创了民营商业火箭发射的先河。
2015年,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航天科研生产等航天活动,大力发展商业航天。近年来,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过去9个多月时间里,已先后4次成功实施亚轨道探空火箭发射任务。
【央视短评】为航天发展注入新动力
卫星没能进入轨道,实在遗憾!不怕失败、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是所有科技型企业的目标,当然就包括科技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应该看到的是,从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到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在一系列制度激励下,我国民营商业航天迎来了发展良机。从技术不断创新,到产品不断迭代,如今,民营商业航天与“国家队”形成差异化竞争,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灵活订制,成为国家力量的补充,让火箭真正走向市场,直接服务于普通民众。很显然,作为航天领域的“新动力”,商业航天只要抓住机遇,发挥所长,就能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新鲜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