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时代楷模”高思杰:再进庄台 已近小康

中国新闻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8年10月25日 16:1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高思杰,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阜阳市广播电视台外宣科科长。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他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来,镜头对准父老乡亲,坚持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被誉为“裤脚沾满泥土”的好记者。在痛失爱女之时,他无偿捐献女儿器官,并在志愿捐献器官登记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绵绵秋雨将淮北平原晕染得绿中透黄,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9月6日一大早,我和颍上县的三位同志一起乘车,穿过疏疏密密的雨丝,沿省道、县道、乡道和曲曲弯弯的河堤行进,寻访十多年前淮河特大洪水时采访报道过的庄台(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内住人的高台)、人家。

  如今的颍上县王岗镇二罗台子,绿中透黄,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潘海龙摄

  “浑浊的洪水拍打着孤岛式的庄台,堆在庄台半坡的柴草垛逐渐被洪水拆散冲走,庄台上污水遍地、泥泞不堪,农户的房屋内外堆满‘抢’上来的泛着霉味的粮食、柴草,压水井、拉丝井提上来的饮用水变成了黄褐色……党员干部一波波地赶过来,救济物品在机驳船的轰鸣声中搬上了庄台,鲜红的党旗悬挂在临时党支部驻地的房顶上,党员干部的吆喝声格外响亮:‘李耕田面粉1袋、大米40斤、煤200斤’‘张建国面粉1袋、大米100斤、煤200斤’……”

  这就是烙印在我心底里的淮河行蓄洪区庄台的形象。2003年,淮河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洪水。2007年,淮河再次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紧急关头,淮河沿岸行蓄洪区人民执行国家命令,打开闸门,把洪水引入自己家园,保证淮河全流域安全,用行动书写不屈不挠的抗天歌、奉献歌、奋斗歌。两次全程参加淮河特大洪水一线采访报道的我,记忆中的素材一打连着一打,十多年过去了,那水、那人、那景、那情,依然铭刻心底。

  2007年,淮河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戴文学摄

  2007年7月17日拍摄的洪水中的阜南县王家坝镇李郢村刘庄庄台的百姓生活。戴文学摄

  “还有几分钟就到溜孜口庄台了。”司机师傅的提醒把我拉回到现实行程中。得益于柏油路面助力,仅用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便来到位于淮河唐垛湖行蓄洪区最下段的赛涧乡堤坝上。左侧,淮河及其故道烟雨朦胧;右侧,行蓄洪区内稻香阵阵;前方,白墙红瓦绿树逐渐清晰。一时间,我有点恍惚,这里的地理位置和记忆中的完全重合,可庄台似乎已不是那座庄台。笔直的道路,整齐的楼房,耸立的供水塔,标配的供电供水设施,水冲式的公厕及户内厕所,整洁的环境,布局合理的绿化……感觉是在看一部浩瀚的历史剧,记忆中杂乱、贫困的庄台渐渐远去,隐入时光隧道。镜头翻转,新时代的新庄台呼啸而来,在淮河儿女的奋斗中,从内到外彰显着精气神。

  顺着庄台南侧的主干道路往里走,时不时会有乡亲和我们打招呼,我一眼就认出了十多年前淮河大水时多次采访过的李兆局大爷和张永琴大妈。

  2018年9月6日,高思杰(右一)在颍上县赛涧乡溜孜口庄台采访李兆局大爷(左二)和张永琴大妈(左一)。徐建平摄

  “我85岁,她82岁,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人活八十不算奇,这日子过得开心得很。”在小院的过道里一坐下,李大爷的话匣子便打开了。“我们这个溜孜口庄台以前在洪区里面,台子矮,一到下大雨就怕得慌,就要搬家,搬晚了就出不来了。搬家三年穷呀,搬来搬去东西都丢了。”李大爷回忆说,“这个新台子是政府帮着建的,还叫溜孜口,建好31年了,有28米高,洪水上不来,搬过来住也有28年了。”

  坐在旁边的张大妈接过话茬,“从那时起就没再搬家了,当时条件也不算好,就是地有点紧张。那次涨大水,你来采访看见过,这都是泥巴路,前边也没有护坡。”

  “2007年你拍过的,我们一家7口人住4间房,台子后半坎的厕所被水淹了,上厕所可难了。”李大爷补充说。

  “现在呀,我们家8口人有10间房,小院子也有好几十平方。”说到现在,李大爷和张大妈笑得合不拢嘴,“跟城里人一样了,我们老两口早晚吃素菜,中午荤素搭配,还要喝点酒。这日子过去想都想不到,活着有劲,我们俩都80多了,争取活过100岁。”

  老人家爽朗的笑声充满了自信,传递着温暖。镇里驻村扶贫干部介绍说:“现在农村80-99岁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享受92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每年还有200元的高龄补贴,政府照顾周到着呢。”

  如今的颍上县赛涧乡溜孜口庄台。徐建平摄

  告别了李大爷张大妈,我们离开溜孜口庄台,沿行蓄洪区内的生产撤退道路逆“流”而上,前往唐垛湖行蓄洪区上段继续寻访。平坦的柏油路面雨花点点,依地势蜿蜒融入无边的原野,浅黄的水稻、浓绿的大豆、紫红的高粱穗、鼓胀胀的玉米棒,争相展示沿淮低产田改造的成果;路旁的十样景、格桑花和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草簇拥成伴,连成一线、结为一带,律动着“皖北水乡、多彩颍上”的生态乐章。这是滔滔洪水中的海市蜃楼?不,这就是做活了“水文章”的淮河安徽颍上段的行蓄洪区。

  上了一段长长的坡道,便到了唐垛湖行蓄洪区最上段的堤坝顶端。坝外,淮河故道水鸟飞起,落在对岸的杨树林里,杨树林的外边便是改道后流淌到今天的淮河——淮河儿女的母亲河。

  这段大堤上相隔不远有五个庄台,属于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今年68岁的李家良就住在居中的二罗台子上。老李小时候在县城上到高一,是庄台上小有名气的“文化人”。一见面,老李便兴致勃勃地邀请我们到庄台各处看看,感受感受他们庄台的新变化。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一角。戴文学摄

  2018年8月30日拍摄的颍上县王岗镇淮罗村庄台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戴文学摄

  庄台南面靠近淮河故道的是原生态的草皮护坡,顶端一排紫薇绚烂绽放,仿古的防水城垛守护着庄台,白墙灰瓦的四排民居整齐排列,东端后排是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村民服务厅、自来水供水塔,西端中部是淮河人家古民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生产生活用具。环绕庄台的柏油路用白色的边界线与纵横贯通的巷道连接,庄台内外桂花、翠竹与各色绿植相映成趣,成群的鸟儿飞来飞去,时不时还要亮亮清脆的歌喉。

  “我们这个庄台是1984年开建的,1985年建成搬过来。从最初的土堆子到现在的美丽庄台,这几十年走过来不容易呀。”一边走一边介绍,老李的声调充满激情,有奋斗、有奉献、有感激、有憧憬,“国家搞精准脱贫,抓庄台综合整治,我们庄台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老灾窝成了旅游景点了,连省委书记都说我们这‘是淮河风情的庄台人家、是美丽乡村的生动样板’呢。”

  和老李深聊后得知,老李从行蓄洪区刚搬迁过来时,5600平方米的庄台上面住着300多口人,一遇洪水各种杂物、粪便、污水遍地,蚊蝇遮天,极易感染疾病,干群关系也比较紧张。改革开放以来,咱们国家变富了、变强了,持续不断地投入让淮河沿岸变了样,让行蓄洪区的庄台羽化成蝶。“现在好了,我和老伴种地每年有近万元收入,平时还可以打打短工、挖挖野菜,增加收入,每年收入有18000元左右。村里考虑我老伴常年生病、还有残疾,要把我纳入贫困户帮扶,我坚决不同意。我好手好脚、能跑能跳的,要自力更生、自己干,不能赖在国家身上。咱们国家也不容易,搞建设哪哪都要钱,我虽然上了年纪,也要争取多作贡献。”老李的话说得特有底气、特别硬气。

  2014年5月,高思杰采访阜阳太和夏收。戴文学摄

  2015年11月高思杰在阜南县淮河王家坝采访。戴文学摄

  从1997年7月28日在家乡阜阳当了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以来,我见证并记录了这片土地角角落落的发展、改革开放点点滴滴变化。十多次全程参加淮河特大洪水、大洪峰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报道,老李这样的“老淮河”,我采访报道过很多很多。岁月揉皱了他们的面庞,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他们知道苦但从不叫苦,他们知道累但从不怕累,他们不说奉献但他们一直在奉献。这便是淮河的筋骨,这便是淮河儿女的情怀,这便是全面小康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正伴随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推进,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淮河之滨的一个个庄台上实践着、实现着!(作者:高思杰)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