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2018年7月31日,在与父亲因两毛钱争吵后,17岁的小孟吞下一个多月前买好的农药“百草枯”,企图自杀。
一时哗然。
2010年,小孟9岁。在网友上传的一段视频中,在市场杀鱼的他,手法娴熟老练,犀利的眼神有着超出他年龄的果决,为此,有网友称其为“杀鱼弟”。
谁也没想到,再次看到小孟的消息,却是因为他的自杀之举。小孟所喝的“百草枯”,号称是能直接夺走人生命的“王者农药”。有人说,喝了百草枯,就像在等待一场活埋,嘴巴、嗓子都已经烂掉说不出话来,肺也喘不上气来。
“我重新找回自己了。”2018年8月27日,经过28天,“杀鱼弟”在医生的全力救治和网友的关切中,终于康复出院了。
9月4日,小孟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这次的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开朗,也让我想通了很多,17岁之后的日子,要好好活着,更要好好生活!”
“杀鱼弟”小孟微博截图
小孟是幸运的,但不是每个花季的脆弱都能有后悔的机会。
2018年9月10日,也是第十六个世界预防自杀日。“自杀”虽敏感而沉重,但早已成为全世界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触目惊心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更是在为我们敲响警钟:悲剧,也许只发生在一念之间;自杀,离我们不过一步之遥。
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死因
根据世卫组织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即约平均每40秒就有1人死于自杀,每一个自杀身亡者对应的可能是20个或更多的自杀未遂者。其中,自杀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死因,15—19岁青少年女性的首位死因。
就我国而言,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数据的100余个国家中,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一度位居前列,其中青少年自杀率高居不下:自杀已成15—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女性自杀率居世界第一。有社会学家表示,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很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标志。
是什么让这些乳臭未干的孩子竟能在一瞬间跨越生死,在本该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纪主动结束生命?
“杀鱼弟小孟”在脱离危险后称:“当时喝百草枯就是一时冲动,喝下去几分钟就非常的后悔,那种感觉生不如死。”
事发当天,小孟家给市场里一家水产店送了100斤墨鱼,小孟过去结账,之前卖11.5元一斤,后来拿货便宜,给对方11.3元一斤,小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仍按之前的价格卖,因此跟该店老板娘吵了起来。小孟的父亲接到电话后,立即跑过去骂了儿子,老板娘也一直骂小孟。回家后,小孟又被父母先后指责,情绪激动的他和父亲打了起来,还互相掐着脖子。被拉开后,小孟先是在凳子上坐下来,低着头不停地说:“不是我的错,你们都说我……”随后便去了后院的一家仓库,吞下了百草枯。
令很多成年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父母与孩子发生争执这种司空见惯的事,竟还能致命?
事实上,“被父母指责”、“家长期望值过高”、“成绩下滑或不理想”、“作业没完成”都可能成为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
今年8月,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神经外科唐文稳医生发朋友圈称,一个夜班接了两个想不开的孩子。一个14岁,被父母骂两句后拿菜刀在左腕留下六刀深深的伤口,幸好没伤及桡动脉;另一个10岁,姑姑不让他玩手机,直接从六楼跳下,极力抢救后还是没能抢救回来!
2013年,成都一初中生因寒假作业没做完,开学当天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回家之后竟选择上吊自杀!
《自杀研究》一书中提到,青少年(尤其是低龄的少儿)没有形成对生命的敬畏感,对死亡的真正含义没有清醒的认识,生与死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自杀者大多易焦虑、抑郁,一旦遇到意外打击,就会促发冲动性自杀行为。
数据显示,青少年自杀未遂者在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是:37%不超过5分钟,46%不超过10分钟,60%不超过2小时。
当然,有人一时冲动选择自杀,也有人为之精心筹划许久。
今年6月7日,武汉的一间出租屋里发现三具20多岁的男尸,据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官方微博通报称,三男子分别为胡某(男,湖北人)、杨某(男,河南人)、李某(男,河北人),三人邀约在屋内烧炭自杀。经现场勘查,屋内发现大量盆装未燃尽的焦炭和遗书一封,只有20个字的遗书上写着:“我是自愿的,和任何人无关,任何人不用承担责任。”
屋内残存大量未燃尽的焦炭(图片来源: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官方微博)
当事人遗书(图片来源: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官方微博)
46岁的老胡怎么也想不到,只有21岁的儿子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2018年5月22日,老胡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儿子没有打招呼便出了门,后来,妻子发微信问儿子去哪里,他回答说去北京,周一(5月28日)一定回来。老胡百思不得其解“看不出来一点迹象呢,他这哪里像是赴死去的”。
5月28日,儿子还没有回家,老胡收到了儿子女朋友发来的信息,说儿子在网上跟人相约一起赴死。一同发来的,还有儿子在QQ群里跟人聊寻死的聊天记录。在记录上,儿子跟人讲述如何烧炭自杀,步骤详细到将木炭分成几盆,房间里应该如何密封布置。他还嘱咐一同赴死的人,自杀前要熬个夜让自己疲惫,“这样不会感到难受”;自杀使用的房子一定不能在闹市区,因为“不想上新闻”;他们甚至还提到了签免责协议书,以防后面会打官司让家里赔钱。
老胡登陆儿子的QQ号发现,儿子加入了一个自杀群,在这个群里,大家相约共同赴死,交流自杀方法。而更让他吃惊的是,根据聊天记录显示,关于寻死,儿子已经计划了两年。
相约自杀(suicide pacts),是指两人或多人相约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一起实施自杀。网络相约自杀(Internet suicide,net suicide ,cybersuicide pacts),又称网络自杀协议(Internet suicide pacts)或者网络群体自杀(Internet group suicide ),是指受网络影响的相约自杀。参与者以虚拟身份在网上结识,共同讨论各自的自杀想法,计划相应方案,最终达成自杀协议并线下相约寻死。
2016年,有媒体记者卧底多个相约自杀群,最初,记者通过“自杀”“轻生”等字眼查找,系统显示这类群已被屏蔽,未能找到相关结果。但换成一些比较隐晦的字眼,如“相约生死”“求死”“抑郁”“解脱”等进行查找,结果发现其中不少QQ群为相约自杀群。
记者发现,这些群往往可以随意加入,网友来自全国各地,以20多岁的年轻人居多。不少网友入群后将昵称改为“地名+约死”,在群里,随时都有人相约赴死:“约死?”、“什么时候走”……也有群成员并没有下定决心,只是好奇、说着玩玩,但在这种环境中,人极易受到某种感染、诱导甚至“鼓励”而导致悲剧发生。
当前,再次输入相关词汇进行查找,除搜索“抑郁”会显示抑郁症患者交流、康复群外,均未查到相约自杀群相关信息。这意味着相关平台的监管整顿力度加大,但需要警惕的是,这些群极有可能以更隐蔽的方式改头换面存在。
社会学家将这种自身经过长期评价与体验,进行了充分推理和判断之后,逐步萌发自杀意念,并且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杀作出精心准备后的行为称为理智性自杀,它与冲动性自杀构成了青少年最主要的两种自杀行为。
然而,不论哪种方式,自杀都是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的后果,尤其是对于冲动性自杀而言,意外打击导致的瞬间崩溃,不过是引发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
“杀鱼弟”小孟的母亲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问过儿子为什么想不开,小孟说心理压力太大。压力主要来自父母频繁的争吵。今年比往年吵得还要厉害,有时候一天吵两三次。
而在老胡看来,儿子之所以会选择自杀,是因为感情、工作上的不顺心,从家庭角度来说,自己与儿子交流不多,也曾经因为儿子逃学打游戏就打他一顿,一定程度上也对孩子有所忽视。
社会学专家指出,人之所以会自杀,是因为所有社会化的东西(如声望、地位、财富等)都无济于事,它们反而给人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抑和焦虑。当人们再也活不下去,自杀便成为人所能指望的最后一条通道。
在社会化程度较弱的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正处在心理和身体及性别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更单纯、冲动、容易迷茫,心理抗击打能力弱。与此同时,他们对所处的环境却更敏感,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指出,一般来说,10岁以前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10—18岁之间则更容易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18岁以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学生更多地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当身心快速发展的青少年从所处环境中得不到认同,实现自我变得很困难或不可能,处处碰壁后,他们通常容易出现消极的自我毁坏行为。
那么,自杀是可以预防的么?
心理学家指出,“每一个角色责任意识都是孩子长大后拴在其身上的一根保险绳。”自杀可以预防,但却需要社会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然而,这并不代表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无所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曦教授指出:首先需要特别关注有可能产生自杀倾向的青少年:1.有明显的外部神经刺激事件的人;2.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卑者;3.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交流者;4.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缺乏关爱者;5.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与信心,看问题消极者;6.谈论自杀,有自杀暗示者。
其次,针对这样的人群,应采取自杀危机的干预:1.周围的人应该对他表现出接受、关注、支持他活下去的态度;2.鼓励自杀者谈出负性情感以及直接与自杀企图有关的问题,请自杀者作出自我评价,如生与死的价值和信仰;3.对积极考虑自杀,和有自杀未遂证据的人,应防范这类人的自杀冲动行为,最好住院,限制在安全房间,经常不定期查看,防止他独处;4.鼓励自杀者参加个人、小组或家庭心理治疗,消除引发自杀的因素,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变自杀的环境;5.对自杀身亡者的家属密切监护,给予心理支持,防止家属自杀。
生命的孕育和成长需要时间,获得幸福的生命体验和积极的生命价值需要更多时间,青少年自杀可能在一念之间,但如果我们能对青少年的耐心再多一点,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再多一点,陪伴他们度过那些难捱的日子,也许整个社会离有效减少青少年自杀只有一步之遥。
毕竟,只有一次的生命,谁都希望它灿若烟火。(文/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