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云南昭通新滩乡鲢鱼村,是一个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来这里采访,刚一下车,村民就捧着当地特产“半边红”李子拥上来,请我们品尝。咬上一口,清脆香甜,让人忘了炎热的天气,也让人感受到村民的幸福生活。
正当市委书记杨亚林向我们推介这一致富果时,一位老农走近,拉起书记的手连连道着感谢,立马引起相机一连串的“咔嚓咔嚓”声。动人的一幕也说明,当年顶着巨大压力、克服巨大困难的易地搬迁扶贫之路走对了,走出成果了。
对于昭通来说,探索出一条生态扶贫之路并不容易。作为长江上游、乌蒙山地区生态相对敏感脆弱的区域,昭通市山深石多、边远高寒,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历史悠久却发展滞后,位置优越却交通不便,资源富集却产业弱小,山川秀美却生态脆弱……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是昭通真实的写照。要断“穷根”,必挪“穷窝”,进行人口分布格局的重构,进而斩断贫困人口与生态脆弱地区的直接联系。正如杨亚林所说:“能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折腾我们这一代,值!”易地搬迁仿佛一根撬棍,撬开了当地脱贫的出路。
人出来了,往哪里去?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传统产业的容纳能力也会渐渐变弱。于是,“近抓外出就业,远抓产业培育”成为昭通的选择,也开启了这个贫困地区脱胎换骨的征程。一方面,昭通通过组织化手段,为愿意外出打工的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这不是就农产品发展农产品,而是向二三产业延伸;即便是种土豆也不会“土”,深加工后照样可以“高大上”,将昭通土豆种成世界的马铃薯。在杨亚林的眼里,两条路径必将汇合:外出打工者带回技术、资本、经验,为昭通产业发育注入动力;新产业发育成熟了,将吸引更多出去的人回来,共同努力将家乡发展推向繁荣。
远景是美好的,现实却困难重重。目前,昭通市还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俗话说,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昭通生态产业培育最缺的是龙头企业。“没有大象军团,就打造蚂蚁雄兵。”杨亚林非常笃定,“只要干起来就有希望”。于是,昭通千方百计发动基层党组织、返乡创业者,积极带动村民念好“山字经”、做活“水文章”,发展苹果、天麻、李子等高原特色产业。当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住上小楼房、开上小汽车之后,昭通的干部愈发相信,只要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吸引龙头公司前来,推动昭通生态产业迈上新的台阶。
曾经,看山难、望水愁;如今,喜山清、爱水秀,昭通的生态扶贫之路,也许潜藏着深度贫困地区突围的密码。“云南四川两交界,一条金河在中间,向家坝修起了水电站,金江河水变平原,大峡谷的房子搬山上,坝尾槽的移民房修得宽……”在水富港,金沙江翻滚急流仿佛是伴奏,86岁高龄的老船工易德华喊起了“金江号子”。雄浑激昂的号子声,让我们更加相信,昭通人民一定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期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