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大鹏新区南澳月亮湾(大鹏新区政府在线网供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甲铸 张晓琳)位于深圳最东边的大鹏新区,拥有中国最美的沙滩之一,每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60天,是深圳名副其实的“绿肺”和“后花园”。
这里是特区中的生态特区,也是深圳唯一一个不考核GDP的区,肩负着为全市乃至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的试点任务。自2011年年底新区成立以来,生态文明探索让大鹏新区不但生态环境提升,经济发展也在加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鹏样本建设正酣。
生态特区:先行先试,为全国探路
坐落于深圳大鹏新区观音山的国家基因库,外围有火烈鸟、孔雀等活体标本。
大鹏新区拥有三个国际级的示范区招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也因此,大鹏半岛在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使命。
用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综合办公室主任王继良的话说,这个使命就是“积极探索经济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建立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努力为全市乃至全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题探路。”
王继良向记者具体介绍了7年来新区十多项在全国先行先试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率先推出全国首张“编实”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构建全国首个湾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率先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生态审计,率先探索建立了生态环保监管执法体制——全国首个生态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局在新区正式挂牌运作等等。
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由90.2%提升到97.5%,PM2.5年均浓度由3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4.5微克/立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较新区成立前不足10%的提升到了96.1%。
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建区之初的27%提高到40.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5.8%提高到69.2%;全面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年接待游客人数及旅游业总收入分别突破1千万人次和50亿元,年均增长5.1%和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深圳发展双引擎之一
深圳国家基因库大厅内的猛犸象雕塑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大鹏新区最大的区情、最大的特色、最大的优势,也是“美丽大鹏”的基本内涵。从建区之初,新区222平方公里土地被划入生态控制线范围,占全区陆域面积的73.5%,生态控制面积接近全市的1/4。这种情况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几乎是必然的。
王继良说,新区不考核GDP代表了深圳的远见,但我们依然要考虑怎么样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在新区有一个依山而建,外观仿若巨大梯田的建筑,硕大的猛犸象雕塑位于建筑入口,气势非凡。这里就是继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全球第四个建成的国家级基因库,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库。
国家基因库为猛犸象的复活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随着基因技术等一系列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猛犸幼象的尸体获得这个物种的胚胎细胞。未来当人造子宫的技术成熟后,给猛犸象的胚胎细胞找到合适的子宫,就可以让猛犸象这个物种复活。
国家基因库便是大鹏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过去7年,这一产业占到新区GDP比重的69.2%,世界一流团队和项目纷纷落户,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核一库两园多平台”的产城融合格局。目前,落户新区的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及海洋生物产业企业及机构已近百家。
其中“一核”即2013年深圳市政府以坝光为核心启动区建设的深圳国际生物谷。它的建立让深圳形成了“西有前海、东有坝光”的双引擎驱动发展格局。“两园”,即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
全域旅游 绿色发展的另一路径
大鹏新区排牙山(大鹏新区政府在线网供图)
发展全域旅游,则是大鹏新区推动绿色发展的另外一条路径。
大鹏新区是年轻深圳的历史根脉,境内有距今7000——6000年的“咸头岭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深圳地区最早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也是深圳简称“鹏城”的由来。它是深圳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深圳八景”之首和文化名片之一。深圳56个沙滩中,有54个在大鹏,西涌被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之一。此外,这里还具有海防文化、渔农文化、渔村文化、客家文化等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七年来,通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新区已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形成一系列“休闲文化+旅游”“户外运动+旅游”“旅拍+婚庆”“旅行+艺术体验”“旅游+环保”“旅游+健康”等“旅游+”融合产品。
据了解,2016年3月新区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验区”。2017年新区共接待游客1079.9万人次,同比增长4.2%,旅游业总收入52.9亿元,同比增长8.4%。大鹏新区获评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