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东海之滨,东湖之畔,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如火燎原。
“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近平发来贺信。
回首18年前,当“数字地球”“数字社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便洞见未来,超前引领,前瞻性提出建设“数字福建”战略构想,为“数字福建”建设开好头、定好调、布好局,种下了数字的“种子”。
十八大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扩展到政务、民生、实体经济等各个领域,“数字农业”“数字校园”“数字社区”……遍地开花,共同勾勒出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源:新华社)
大数据+民生 让百姓幸福感升温
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人们打电话、上微博、聊QQ、刷微信,阅读、购物、看病、旅行,时时刻刻都在不断产生新数据,“堆砌”着数据大厦。
“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在习近平的战略布局中,人民始终是主角。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把推进信息化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是习近平推进“数字中国”战略一以贯之的追求目标。
2002年3月,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到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调研。(资料图片)
2002年,福建省某小区设立了全省第一个社区居民电子阅览室,首批配备了10台电脑。习近平很关心网络会不会通,和居民能够从网上看到什么信息。他非常认真地观察一个老人如何上网,并问“上网快不快”。
与此同时,远程自助缴水电费系统也在福建试点安装。习近平仔细了解如何远程抄电表,并问“是否精准”。当时网络带宽入户才2兆左右,工作人员回答,还需配合人工抄表核对。习近平要求他们不搞花架子、不作秀,要扎扎实实做到“四个贴近”,实实在在为老百姓提供信息化服务。
斗转星移,事随境迁。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交通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路况;相亲网站利用大数据匹配相亲对象;穿戴装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根据大数据跟踪身体健康情况……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叮嘱领导干部:“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
据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公布的我国电子政务和信息惠民便民服务最新成果:全国建立党建网站2万多家服务党的建设;“智慧法院”、电子检务建设成效明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各类信用信息总量突破65亿条;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0%,是五年前的3.6倍,多媒体教室比例达87%,实现了翻番;社保卡持卡人数超过10亿人……
“数字中国”建设正当其时。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加油助力: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实现高速宽带城乡全覆盖,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受益。
大数据+产业 让经济发展飞向新蓝海
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DT(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资料。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都会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而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则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和财富。
市民体验“e福州”扫码可乘地铁。(图片来源:福州日报)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来到贵阳市大数据广场。他走进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听取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实际应用情况。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习近平留下深刻印象。习近平对当地干部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十八大以来,无论是G20峰会还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无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还是十九大,习近平多次为“数字经济”点赞。
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据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占GDP的比重达到32.9%。另据有关机构预测,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16万亿美元。
习近平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
大数据+国家 让中国赢得新时代发展战略主动权
大数据是每个人的大数据,是每个企业的大数据,更是整个国家的大数据。
DT时代,大数据正有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驱动力、政府治理的“幕僚高参”。同时,大数据也正在改变各国综合国力,重塑未来国际战略格局。
2013年7月,习近平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在前几天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
鉴于大数据潜在的巨大影响,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大数据视作战略资源。目前,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总量33%,并设立了数字经济顾问委员会;英国数字经济占GDP总量7%,出台《数字经济战略》;德国发布《数字战略2025》,全面实施工业4.0;日本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将网络与现实空间融合发展。
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0亿TB,涵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重新定义了大国的博弈空间。在大数据时代,世界各国对数据的依赖快速上升,国家竞争焦点除了资本、土地、人口、资源,还必将聚焦于大数据。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大数据时代拥抱大数据,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战略视野进行前瞻规划,为网络强国指明方向。(文/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