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浙江湖州:新旧动能转换释“绿色空间”

中国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年04月22日 11:0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新社湖州4月22日电 题:浙江湖州“生态策”:新旧动能转换释“绿色空间”

  作者 王庆凯 胡丰盛 李佳赟

  入库、破碎、水力分选、熔炼、精炼、合金……穿梭在浙江长兴天能电池循环产业园的巨大装备间,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魔环”:从生产到回收、再生、冶炼,最后回到生产,天能打造的闭环式的循环链,改变了铅蓄电池产业的发展之路。

  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打出转型升级“生态策”的一瞥。

  湖州因太湖而得名,其所在的杭嘉湖平原,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但曾经,湖州的南太湖沿岸集聚着大量的污染企业,造纸、印染、水泥等重污染企业污水直排,不仅让太湖水浑浊发黑,也让那时的湖州人,不但“身处太湖不见湖”,甚至因为蓝藻频发、水质恶化,“守着太湖没水喝”。

  从2005年起,湖州治理行动开始一轮一轮地展开:

  投资3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全面关停太湖沿岸工业涉污企业,实现工业污染零排放;拆除湖上餐饮船,每年减少入湖污水十万余吨;投资3亿多元建起3万多平方米的渔民新村,让750多名“连家船”船民上岸定居,每年减少直排入湖污水60万余吨;落实10亿元的引导资金,撬动数百亿元金融和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制造领域;先后对纺织、印染、蓄电池等十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小散乱企业3000余家,整治提升1520余家……

  如今,湖州实现由“重”向“绿”的转身,转型“护绿”开始成为湖州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太湖沿岸的“大烟囱”不再冒烟,太湖水面养殖围网也得到了清除。

  作为太湖边一家高耗能印染企业,美欣达集团董事长单建明道出转型方向,近年来,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企业纺织印染所占份额大幅下降,垃圾焚烧、病死禽处理等绿色环保产业已成为新的核心业务。

  “美欣达”的转型并非孤例。当湖州逐步淘汰印染、造纸、化工等落后产能时,不仅重新换回了“绿水青山”,也为新兴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如今的湖州在能耗排放上一步步做“减法”,产业培育上大跨步做“加法”。

  吴兴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光电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游侠汽车、惠普、施耐德、CIECC等一批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长兴县则加快向新能源电池升级步伐,加快突破以锂电池、超级电池、燃料电池、储能电池、新材料电池为重点的新型电池研发和应用,打造成“中国动力电池集聚地”;

  德清县利用地理信息小镇的优势,成功引进中科院遥感所及其微波特性测量实验室、长光卫星项目、浙大遥感与GIS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签约入驻千寻位置、超图软件、极飞地理、中科微电子等龙头企业,初步打造以地理信息为主的产业生态……

  “绿色低碳领域里面很多产业适应了时代趋势,增长动能强劲,正在形成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同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所说的那样,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湖州的绿色产业正不断获得可持续发展。

  2017年,湖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5%,10.4%和14.5%。“绿色生态、绿色产业正成为湖州的‘金名片’。”在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看来,之所以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靠科技创新,释放生态红利。

  这些年,朝着高质量发展道路前进,湖州已先后捧回“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一批国家级“金字招牌”。这也就是湖州转型升级的生态策。(完)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