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有49.1万,国家重点工程对于当地交通环境的改善,是战胜贫困的重要支撑。在山高路险的大凉山深处,我台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成昆铁路复线建设工地的小相岭隧道,见识了一群90后青年的青春朝气和责任担当。
隧道里的这群工程师都是九零后,已经参加过七八个国家重大项目的建设,在泥水中摸爬滚打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大凉山地处青藏高原断裂带,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尽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但冲在最前边的永远是人,在大暴雨一样的掌子面上作业,体力消耗非常大,每隔几个小时,指挥部都会送饭补充体能。
冷玲是贺斌的妻子,因为父母常年跟着隧道项目帮工,冷玲也在工地长大。2010年考入成都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后,因为成绩出色,还在学校入了党,2014年毕业后,原本在成都一家高尔夫球场找好了工作,但在工地上认识了工程师贺斌后,她改了主意。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员冷玲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员冷玲:因为我觉得隧道(工作)很单纯,而且我从小接触,内心跟它有一种情结吧。而且我觉得我老公对我特别好,我喜欢他,所以我想跟他在一起,我想去前边去战斗。
冷玲说,老成昆铁路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动脉,而成昆复线的建设更是拉动当地百姓的致富路,旅游行业里不缺她这一个人,把汗水洒在隧道建设里,会让她更有成就感。但因为隧道施工异常艰苦,项目部最终让冷玲承担了人事管理工作。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铁路峨米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张瑞明
中铁隧道局成昆铁路峨米段项目常务副经理张瑞明:我们当代大学生这种价值取向,这个让我们很兴奋,也想和男同志们一起到掌子面上去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不忍心。以她们的才华和优势,在我们后方做出的贡献,绝不亚于掌子面一线的男同志。
1970年建成的成昆铁路,全长1100公里,被称为中国铁路史上难度最大的工程。当年因为经济条件所限,铁路大多绕着山势修建,线路弯曲,时速也慢。2013年开工的成昆复线,通过截弯取直的办法,可将运行里程缩短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当年通过绕行方式避开的复杂地段,今天必须迎难而上,地处凉山州的小相岭隧道就是这么一块硬骨头,冷玲和丈夫贺斌已经在这里奋战了两年。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安全总监贺斌
中铁隧道局成昆项目安全总监贺斌:大多数地方都是这样的,都是水,衣服淋湿了以后一直在里面,闷热起来温度也很高,容易长一些痱子什么的 浑身不舒服。
不能跟着丈夫上一线参战,冷玲就申请去作业面上送加班饭,摸爬滚打的工友们衣服脏了,她还抢着洗干净,丈夫患有肠胃炎,她就在宿舍外的空地上种些蔬菜,时常熬些菜粥给丈夫暖暖胃。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员冷玲:他曾经写了一首诗,他说有我跟他在一起,山中很辛苦,就算是只有一碗粥、一张床、一张被子、 也是甜的。我就是要让他觉得,有我在家就在身边,以后当建成隧道之后,我也能够自豪地说,也有我的一份努力。
因为施工环境闭塞,很多到了该结婚年纪的工友们还没有找到对象,冷玲就为他们当起了红娘,她把工友们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发在微信圈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山里的国家工程,也让大家认识认识这群敢于和大自然过招的年轻人。让冷玲高兴的是,已经有好几个大毕业学生通过她的朋友圈,和工程师谈上了对象。
兰州财经大学学生韩玉慧:以前在我的印象当中这种工程就是那种脏乱差呀,但是来到这儿真的就是没有想象中那么艰苦,人也挺好我感觉,大家都是像家庭一样,帅哥挺多的。
小相岭隧道是成昆铁路复线施工中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项目,工程进度每天只有三米左右,全长21公里的隧道预计六年完工,到时候,成昆铁路复线就能全线贯通,北接宝成铁路、成渝铁路,南连贵昆铁路,直达广西沿海,接入东南亚铁路网,打开中国通往“一带一路”及亚太经济圈的大门。面对眼前随时出现的涌水、涌泥、岩爆、瓦斯,这群九零后的工程师们说,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项目早一天完成,彝族同胞们致富的愿望就能早一天实现。
中铁隧道局集团成昆项目调度主任郑冬冬:确实很苦,但是比起来呢,老成昆人吃的苦比我们更苦。那个时候吃饭有时候都不够吃嘛,还能干出那么伟大的工程嘛,年轻人面对困难,应该迎难而上,将来才能有更好的担当。